[发明专利]一种从菌包中提取木聚糖酶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7650.1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1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同彪;朱津津;周安琪;朱妍妍;王冶;王明成;王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淮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9/24 | 分类号: | C12N9/24 |
代理公司: | 郑州三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5 | 代理人: | 赵伦 |
地址: | 46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菌包中 提取 聚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菌包中提取木聚糖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菌包栽培废料粉碎混合均匀,加入混合液,制取上清酶液;取上清酶液,用硫酸铵沉淀进行沉淀,收集沉淀;置入缓冲液至沉淀完全溶解,磁力搅拌器上透析;并制取上清得到粗酶液;用缓冲液洗脱,收集各洗脱峰,检测各管酶活,合并有酶活管,冷冻浓缩,得到木聚糖酶;进行盐离子梯度洗脱,收集各洗脱峰;检测各洗脱峰的酶活,冷冻干燥,再次得到木聚糖酶;本发明原料丰富、成本较低,有效利用废料,提取方法简单,提取的木聚糖酶的活力高、纯度高,提取率更高,不仅能够实现食用菌废菌包的循环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也扩展了木聚糖酶的来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木聚糖酶生产提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从菌包中提取木聚糖酶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木聚糖酶是指可将木聚糖降解成低聚糖和木糖的一组酶的总称,主要包括β-1,4木聚糖酶和β-木糖苷酶,它能将植物中的木聚糖降解成单糖。木聚糖酶是一种新型酶制剂,目前主要应用于饲料、酿造工业中,已成为世界上产销量最大的五种工业酶制剂之一。
木聚糖酶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以有效水解非淀粉多糖等抗营养因子,破解植物细胞壁、促进植物有效物质的释放,降低肠道食糜粘度,增强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动物的生产能力,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增强畜、禽抗病能力,降低发病率,减少动物排泄物造成的污染。因此,木聚糖酶是一种环保型添加剂,在发展环保型畜牧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将酸性木聚糖酶用于啤酒行业,能够降解大麦等谷物细胞壁中的木糖,有助于加快酶的作用,提高麦芽汁的过滤速度,防止啤酒浑浊,减少生产成本。
生产木聚糖酶的原材料有很多种,包括玉米芯、豆饼粉、麸皮、玉米浆、乳清粉等,但是产品的酶活性并不高。食用菌菌包在栽培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栽培料降解酶,其中木聚糖酶的活力很高,具有可观的提取和应用价值。但是现有技术中利用菌包提取木聚糖酶的方法,提取率较低,产生了较大的浪费,过程较为复杂,提取的木聚糖酶纯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从菌包中提取木聚糖酶的方法,原料丰富、成本低,有效利用废料,提取方法简单,提取的木聚糖酶的活力高、纯度高,提取率更高,不仅能实现食用菌废菌包的循环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也能扩展木聚糖酶的来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从菌包中提取木聚糖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菌包栽培废料粉碎混合均匀,按料液比1:5加入水和缓冲液的混合液,其中水和缓冲液比为1:4,混合均匀,20℃静置1.5h;采用纱布过滤,25℃下10000r/min离心10-15min,取上清酶液;
b,取上清酶液10mL,用30wt.%硫酸铵进行一次硫酸铵沉淀,70wt.%硫酸铵进行二次硫酸铵沉淀,10℃下盐析3-6h,20℃下10000r/min离心10-15min,收集沉淀;
c,置入缓冲液至沉淀完全溶解,取10ml溶解液,20℃下磁力搅拌器上透析;每隔1h更换一次透析液,直至向透析液中加入0.1mol/LBaCl2溶液,检测无白色沉淀产生为止;收集溶解液,25℃下10000r/min离心10-15min,取上清冷冻干燥,得到可溶蛋白,置入缓冲液至可溶蛋白完全溶解,25℃下10000r/min离心10-15min,取上清得到粗酶液;
d,缓冲液平衡SephadexG-100葡聚糖凝胶层析,流速为1mL/min,直至记录仪上的基准线值恒定,停止平衡;取粗酶液,用缓冲液洗脱,收集各洗脱峰,检测各管酶活,合并有酶活管,冷冻浓缩,得到木聚糖酶;
e,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缓冲液平衡DEAEC-52,得到平衡缓冲液;用平衡缓冲液溶解经SephadexG-100葡聚糖凝胶层析后的酶液上柱,取3ml,采用含有氯化钠的浓度分别为0M、0.3M和0.7M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平衡缓冲液进行盐离子梯度洗脱,收集各洗脱峰;检测各洗脱峰的酶活,收集,冷冻干燥,得到木聚糖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淮学院,未经黄淮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76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爆充电宝自动化制造设备
- 下一篇:一种聚苯硫醚酮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