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7000系稀土铝合金薄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70224.3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915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佼;姜海涛;韩延峰;邢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昆山晶微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10 | 分类号: | C22C21/10;C22F1/053;B22F10/22;B22F10/64;B22F10/66;B33Y10/00;B33Y40/20;B33Y7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吕露 |
地址: | 20003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7000 稀土 铝合金 薄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7000系稀土铝合金薄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7000系稀土铝合金的合金元素组成配制原料,熔炼制成高温熔体,所述合金元素组成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Si:≤0.10%,Fe:≤0.12%,Cu:1.8%-2.2%,Mg:2.0%-2.4%,Mn:≤0.05%,Cr:≤0.05%,Zn:7.8%-8.4%,Ti:≤0.06%,Zr:0.15%-0.20%,Sc:0.1%-0.3%,Er:0.1%-0.3%,其他单个杂质元素≤0.030%,其他杂质元素总量≤0.100%,余量为Al;
将所述高温熔体采用液态金属3D打印技术喷射到冷却器上,得到铝合金铸坯;
将所述铝合金铸坯进行均匀化处理后,再进行热轧和冷轧处理,得到厚度为2-4mm的铝合金薄板;
将所述铝合金薄板进行固溶处理,得到W态的铝合金薄板;
将所述W态的铝合金薄板在接触模具内进行温度调节,再在预设模具上进行温热成形,所述温热成形的温度为400-440℃,应变速率为0.01-0.1s-1,得到温热成形件;
将所述温热成形件进行预时效处理,完成温热成形和开始预时效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min,所述预时效是在110-130℃的条件下保温60-90min,得到T4P态的铝合金薄板;
将所述T4P态的稀土铝合金薄板进行人工时效处理,得到最终状态的铝合金薄板;
所述均匀化处理采用三级均匀化处理方式,第一级均匀化处理是在418-420℃的条件下保温4-6h,第二级均匀化处理是在460-465℃的条件下保温8-9h,第三级均匀化处理是在475-480℃的条件下保温23-25h;
所述热轧是将铸坯铣面后加热至430-450℃,保温30-60min,然后进行多道次热轧得到热轧板,热轧采用纵横交替的方式,总轧制变形量超过85%,终轧温度>390℃,热轧板的最终厚度为7-8mm;所述冷轧是将热轧板空冷至室温,再进行多道次冷轧至厚度为2-4mm;
所述人工时效是在165-185℃的条件下保温30-40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7000系稀土铝合金薄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喷射所述高温熔体的喷嘴为阵列式排布,喷嘴数量为20-30个,喷嘴直径为1-3mm;喷射压力为25-35kPa;所述冷却器的出水温度为25-3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7000系稀土铝合金薄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置于三维运动平台上,所述三维运动平台的Z向运动高度为20-50cm。
4.一种7000系稀土铝合金薄板,其特征在于,是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7000系稀土铝合金薄板的制备方法制得,所述7000系稀土铝合金薄板的厚度为2-4mm,抗拉强度为630-680MPa,屈服强度为590-640MPa,延伸率≥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昆山晶微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交通大学;昆山晶微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022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