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煤层煤层气合采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71134.6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74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高玉巧;郭涛;陈贞龙;高小康;肖翠;金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油气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14 | 分类号: | E21B43/14;E21B43/00;E21B23/01;E21B23/08;E21B43/11 |
代理公司: | 苏州拓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4 | 代理人: | 孙妮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层 煤层气 设备 | ||
一种多煤层煤层气合采设备,包括安装筒,安装筒的内侧筒壁上设置有八组行走机构,其中四组行走机构均匀布置在安装筒的上方筒壁上,另外四组行走机构均匀布置在安装筒的下方筒壁上;综上所述,本发明可以同时开采多层煤层气,且不受煤层数量的限制,并且有效的防止多层煤层气同时开采时的煤层气倒灌问题;在开采时不受煤层深度的限制,任意行进至任意位置进行开采,可以加快开采速度,在同一煤层防止多台设备可成倍增加开采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层气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煤层煤层气合采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煤层气的单井开采量,目前国内除了使用稳定的单层压裂开采方式外,还在多煤层压裂合采的模式进行了很多的探索,探索出的多煤层合采技术却在开采中没有展示出过多的优势,其中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多煤层在同时开采的时候常常发生煤层间的干扰,也就是由于各个煤层之间的压力不一样,在开采的时候造成煤层气倒灌,对正常的开采造成干扰,也对煤层造成一定的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多煤层煤层气合采设备,该合采设备可以在开采的时候合理的利用井内布局,使用单向阀配合开采,有效防止煤层气倒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煤层煤层气合采设备,包括安装筒,安装筒的内侧筒壁上设置有八组行走机构,其中四组行走机构均匀布置在安装筒的上方筒壁上,另外四组行走机构均匀布置在安装筒的下方筒壁上;安装筒的筒壁上设置有四个安装口,每个安装口内安装有煤层气合采装置,煤层气合采装置包括内部输气机构、外部输气机构和两组悬挂机构,内部输气机构和外部输气机构通过两组悬挂机构安装在安装筒的安装口处,且内部输气机构位于安装筒内,外部输气机构位于安装筒的外侧,内部输气机构通过输气软管与外部输气机构连接。
安装筒包括上筒体和下筒体,上筒体和下筒体结构相同,且上筒体和下筒体上下对称设置,上筒体由四块长侧板和四块短侧板组成,长侧板和短侧板均为弧面结构,长侧板和短侧板交替设置,长侧板与短侧板通过螺栓连接;
上筒体的长侧板和对应的下筒体的长侧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上筒体的短侧板和对应的下筒体的短侧板之间形成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处的煤层气合采装置的两组悬挂机构分别安装在上筒体的短侧板和下筒体的短侧板的内侧面上;
四组行走机构安装在上筒体的内侧壁上,且每组行走机构安装在上筒体的长侧板上;四组行走机构安装在下筒体的内侧壁上,且每组行走机构安装在下筒体的长侧板上。
安装在上筒体长侧板上的行走机构包括杆状的弹簧悬架,弹簧悬架沿上筒体的径向方向设置,弹簧悬架的外端穿过上筒体的筒壁且可沿径向方向移动,弹簧悬架上安装有第一弹簧,弹簧悬架的内端安装有轮毂电机。
悬挂机构包括悬挂固定架、两块方板和两组液压缸,两块方板的下方通过两根连接杆固定连接,两块方板的上方通过两根连接螺栓固定连接,其中两组液压缸安装在两块方板下部之间,两组液压缸左右并排设置,其中一组液压缸的的推杆部朝向安装筒的外侧,另外一组液压缸的推杆部朝向安装筒的内侧;
悬挂固定架由固定杆和安装板组成,安装板上开设有两个孔,两根连接螺栓穿设在安装板的两个孔内,每根连接螺栓上套设有两根第二弹簧,安装板位于两根第二弹簧之间;
悬挂机构通过悬挂固定架的固定杆固定在短侧板上,且悬挂机构的两组液压缸的推杆部分别与内部输气机构和外部输气机构连接,其中一组液压缸推动内部输气机构向安装筒的内侧移动,另外一组液压缸推动外部输气机构向安装筒的外侧移动。
内部输气机构包括内挡板,内挡板为弧面结构,内挡板的内侧面外周连接有第一弹性橡胶圈,第一弹性橡胶圈凸出于内挡板的内侧面,内挡板的中部开设有内钻头工作孔;内挡板的外侧面设置有两个第一液压缸推杆连接处,煤层气合采装置的两组悬挂机构的液压缸分别连接在内挡板的外侧面的两个第一液压缸推杆连接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油气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油气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11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