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曲线相似度预测孔隙度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3641.3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9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希冰;朱继田;秦敏;马光克;胡向阳;袁伟;刘土亮;梁玉楠;吴一雄;陈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B4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刘瑶云;陈伟斌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曲线 相似 预测 孔隙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曲线相似度预测孔隙度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对邻井的测井数据和开发井的测井数据标准化;S2:将测井数据作为样本数据P,开发井的测井数据作为预测数据;S3:将样本数据P通过十折交叉验证,当测井数据权重w和相似点个数k值使得验证数据预测的孔隙度的平均绝对误差最小时,得到最优的测井数据权重w和相似点个数k值;S4:基于测井数据权重w,计算预测数据中某一深度点与样本数据P之间的欧式距离,根据欧式距离计算该深度点与样本数据P之间的相似度,并将相似度进行排序;S5:选取相似度最大的k个点,k个点所对应孔隙度的平均值为步骤S4中该深度点的孔隙度。该方法基于邻井对比,提高了测井孔隙度的预测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球物理测井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曲线相似度预测孔隙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海上高温高压气田开发井受测井作业难度大和环境评估要求高的限制,测井项目通常只有自然伽马和电阻率曲线,储层定量评价中以孔隙度为核心的相关参数难以获取,严重制约了开发井配产及后期储量复核算等工作。
由于缺少物性资料,很难直接用测井信息通过岩石物理体积模型来反演得到储层的孔隙度,所以目前对无物性资料下预测孔隙度的方法主要是用与孔隙度相关性较好的电阻率来拟合得到,虽然电阻率与孔隙度之间存在一定关系,但并非一一对应,所以此类方法一般计算误差较大。比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为:CN106772674A公开了一种裂缝性砂岩储层含油饱和度的计算方法,其包括:(1)测定砂岩的弹性模量、泊松比、裂缝法向刚度、裂缝间距以及储层初始有效孔隙度;(2)确定储层主地应力方向,确定裂缝倾向与最大主地应力方向夹角与裂缝面倾角,计算储层垂向应力、最大水平主地应力与最小水平主地应力;(3)测定储层孔隙压力;(4)计算储层三个主地应力方向上的有效孔隙;(5)测定地层水的电阻率,储层在三个主地应力方向上的电阻率,计算含100%水时储层的电阻率:(6)计算储层的含油饱和度,测定不同含水饱和度的砂岩样品的电阻率,使用最小二乘法原理拟合出曲线,求解不同有效孔隙度砂岩的含油饱和度。该公开的方法同样是利用与孔隙度相关性较好的电阻率来拟合得到孔隙度,但是由于电阻率与孔隙度之间的关系并非一一对应,所以此类方法也存在着计算误差较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利用与孔隙度相关性较好的电阻率来拟合得到孔隙度的方法,存在着计算误差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曲线相似度预测孔隙度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曲线相似度预测孔隙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邻井的测井数据和开发井的测井数据进行标准化;
S2:将已标准化且测有物性资料(孔隙度)的邻井的测井数据作为样本数据P,将已标准化且没有测物性资料的开发井的测井数据作为预测数据;
S3:将样本数据P通过十折交叉验证,样本数据P分为训练数据和验证数据,当测井数据权重w和相似点个数k值使得验证数据预测的孔隙度的平均绝对误差最小时,得到最优的测井数据权重w和相似点个数k值;
S4:基于测井数据权重w,计算预测数据中某一深度点与样本数据P之间的欧式距离,然后根据欧式距离计算该深度点与样本数据P之间的相似度,并将相似度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进行排序;
S5:选取相似度最大的k个点,所述k个点所对应孔隙度的平均值为步骤S4中预测数据中该深度点的孔隙度。
在本技术方案中,将待求的开发井目的层的测井数据与邻井相同层位的测井数据进行对比,计算两者之间的曲线相似度,通过曲线相似度大小排序,选取邻井相似度最大的k个测井数据对应的孔隙度取平均作为待求目的层的孔隙度。该方法基于邻井对比,提高了高温高压储层测井解释孔隙度的预测精度,避免了利用电阻率来拟合得到孔隙度的方法所存在的计算误差较大的问题。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1中,对邻井的测井数据进行标准化,计算公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36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装置、通信装置以及系统
- 下一篇:电动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