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染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技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73788.2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92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华;沈根祥;白玉杰;李金文;胡双庆;郭春霞;曹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Q10/0635 | 分类号: | G06Q10/0635;G06Q50/26;G01N33/24;G01N33/18;G01N2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政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479 | 代理人: | 郑金彩 |
地址: | 2002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染 场地 土壤 地下 水污染 风险 技术 方法 | ||
1.一种污染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1)场地历史资料分析与现场踏勘
收集场地的历史资料,了解地块历史生产布局与土壤、地下水历史监测数据;对目标场地进行实地踏勘,初步掌握场地地形、水文地质、土壤质地、地下储罐、地下管线分布和地球物理条件;通过现场踏勘初步识别场地的风险分区,划定后续扫描探测的重点关注区域;
(2)开展第一次场地全覆盖无损扫描探测,识别圈定目标污染场地污染晕的空间分布情况
采用电磁感应仪在目标污染场地的周边数公里范围内选取一块土层结构基本完整、空中无干扰、地表无填埋物的小型地块作为背景区域,测量得到背景区域土层的视电导率背景值;然后,采用电磁感应仪对目标污染场地开展场地全覆盖无损扫描探测,测量得到场地内土层的视电导率值,依据场地内土层的视电导率值与背景区域土层的视电导率背景值之间的差异性,识别圈定目标污染场地污染晕的空间分布情况,为场地后续钻孔取样点位的布设提供靶区或参考依据;所述污染晕的空间分布情况包括疑似污染晕分布范围;
(3)有针对性布设土壤监测点与地下水监控井
依据步骤(2)中无损扫描探测结果发现的目标污染场地污染晕的空间分布情况,以及步骤(1)中得到的历史资料中的历史数据显示的受污染点位、污染性质和污染程度,在污染晕的核心位置和外围合理布置、建设若干土壤监测点、地下水监控井;所述污染晕的空间分布情况包括疑似污染晕分布范围;
(4)不定期开展场地全覆盖无损扫描探测
采用电磁感应仪对目标污染场地及周边区域不定期开展场地全覆盖无损扫描探测,每次扫描探测使用相同的技术参数,精细刻画地层视电导率的时空分布特征;利用Arcgis软件制作每次探测的全场视电导率等值线图,计算每条等值线内的面积,比较不同时间污染晕的空间分布情况变化;
(5)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自然衰减监测
在步骤(4)中利用无损扫描探测技术对目标污染场地进行场地全覆盖无损扫描探测的同时,对场地内重要的土壤监测点、地下水监控井进行同步取样,送实验室检测分析,得到土壤、地下水理化指标检测结果;通过综合比较无损扫描探测结果与土壤、地下水理化指标检测结果,分析土壤、地下水污染物的降解过程;
(6)依据地层视电导率等值线图显示的污染晕的空间分布情况及污染晕迁移扩散特征,调整土壤监测点、地下水监测井的布置和取样频次
依据步骤(4)中场地全覆盖无损扫描探测得到的地层视电导率等值线图显示的污染晕的空间分布情况及污染晕迁移扩散特征,适当调整土壤监测点、地下水监控井的位置和取样频次,准确跟踪监测污染晕的迁移扩散范围;
(7)依据多次场地全覆盖无损扫描探测与自然衰减监测结果完善场地风险管控对策
结合步骤(4)中多次场地全覆盖无损扫描探测的地层视电导率等值线图显示的污染晕空间分布图和土壤、地下水实验室检测结果,精确跟踪场地污染晕的污染程度及迁移范围,随时制定或调整污染场地的风险管控对策,避免污染晕扩散对周边区域造成危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综合电磁感应仪测量得到的视电导率等值线图和收集历史资料得到的土壤、地下水历史监测数据,勾勒出场地的疑似污染晕及污染分区图,并计算污染面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污染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按照不同季节或不同水文期每年安排3-4次的无损扫描探测频次,对于水文地质比较活跃的区域或特殊时期,适当增加无损扫描探测频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染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季节包括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所述不同水文期包括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所述特殊时期包括灌溉期、暴雨期。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污染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将污染晕迁移方向的上游的监测井及时调整至下游,并适当调整下游监控井的监测频次,以便准确跟踪监测污染晕的迁移扩散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378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