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吲哚花菁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4349.3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2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陈豪;赵磊;鲍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华纳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91/16 | 分类号: | C07D491/16;C09K11/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赵娟 |
地址: | 231600 安徽省合肥市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吲哚 荧光 探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吲哚花菁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荧光探针结构式为氰根离子具有很强的亲核性,容易与亲电基团发生亲核加成反应。本发明利用氰根离子与探针HNOC发生加成反应,使得探针分子内的共轭结构遭到破坏,阻止分子内的电荷转移,氰根粒子本身属于吸电子基团,从而使得探针分子电子结构发生变化,又进一步导致紫外吸收和荧光信号的变化,实现对氰根离子的高选择性裸眼识别。探针HNOC在测试体系中稳定性好,对氰根离子具有很好的选择性,较高的灵敏度,加成后的产物也比较稳定,可用于复杂样品的快速实时定性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氰根离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吲哚花菁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过去几十年,阴离子类受体的荧光探针设计及合成受到广泛关注,这使得阴离子识别成为化学领域发展最快的方向之一。在各种阴离子中,氰化物广泛用于合成纤维、树脂、除草剂和金属提取工艺中,并且它是毒性最大的无机阴离子。氰基或氰根离子(CN-)由碳、氮两种原子组成一价原子团—C≡N或—CN。无机化合物中的氰化物(如氰化钠)与有机化合物中的烃基腈(如丙烯腈)和氰基酸(如氰基乙酸)等分子中都含有氰基。氰基(CN)中的碳原子和氮原子通过叁键连接,在通常的化学反应中都以一个整体形式存在,由于该基团具有与卤素类似的化学性质,常被称为拟卤素。氰根离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生物体中,在化学、医学、生物学及环境领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过量存在的氰根离子又会带来生物体的危害以及环境的污染。
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发芽的土豆、木薯等植物本身也会产生氰化物来抵抗害虫;工业废水、汽车尾气中也都含有氰化物。当氰化物进入人体后,会分解出具有毒性的CN-,氰根离子能抑制组织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例如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脱羧酶、琥珀酸脱氢酶及乳酸脱氢酶等,其中细胞色素氧化酶对氰根离子最为敏感,氰根离子能迅速与氧化型细胞素色氧化酶中的Fe3+结合,阻止其还原成二价铁,使氧化过程的电子传递中断,组织细胞不能利用血液中的氧而造成窒息,进而导致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死亡。
氰根离子的检测方法有很多,例如离子色谱法、电位分析法、电化学法、滴定法、伏安法等,这些方法通常耗时长、检测限偏高。荧光探针法作为一种新的检测技术,具有检测迅速、处理简单、灵敏度高、检测限低以及可生物应用等优点,广泛用于化学分析、环境检测和生物成像等领域,是近些年研究的热点。目前,已经公开了大量荧光探针法检测离子,其检测机制主要是氢键作用、脱金属的络合物反应以及氰根离子与荧光探针的亲核加成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吲哚花菁染料为荧光母体,利用氰根离子的强亲核性,与亲电基团发生亲核加成反应,设计并制备了一类吲哚花菁荧光探针,实现对氰根离子的特异性识别,具有很好的选择性。
本发明保护一种吲哚花菁荧光探针,其结构式为
本发明还保护上述吲哚花菁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
步骤1,通过3-甲氧基苯胺和1-溴-3-氯丙烷反应制得化合物2,
步骤2,通过化合物2反应制得化合物3,
步骤3,通过化合物3和丙酸二乙酯反应制得化合物4,
步骤4,通过化合物4反应制得化合物5,
步骤5,通过化合物5和甲基吲哚盐反应制得权利要求1所述的吲哚花菁荧光探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华纳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华纳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43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道爬行装置及其模块化驱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抗拉涤纶面料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