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拉涤纶面料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4363.3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0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张家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明华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0 | 分类号: | B32B27/30;B32B27/02;B32B27/08;B32B27/12;B32B27/36;B32B9/02;B32B9/04;B32B27/34;D01D5/08;D01D1/00;D01F6/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7200 安徽省六安市霍***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涤纶 面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抗拉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聚丙烯腈纤维面料层(1),所述聚丙烯腈纤维面料层(1)底端粘接有聚酯纤维面料层(2),且聚酯纤维面料层(2)底端粘接有竹纤维面料层(3),所述竹纤维面料层(3)底端粘接有聚酰胺纤维面料层(4),所述聚酰胺纤维面料层(4)底端粘接有菠萝叶纤维面料层(5),且菠萝叶纤维面料层(5)底端粘接有棉纤维面料层(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拉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腈纤维面料层(1)的厚度等于聚酯纤维面料层(2)的厚度的二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拉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腈纤维面料层(1)的厚度等于聚酰胺纤维面料层(4)的厚度的三分之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拉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纤维面料层(3)的厚度等于聚丙烯腈纤维面料层(1)的厚度的二分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拉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菠萝叶纤维面料层(5)厚度等于聚丙烯腈纤维面料层(1)的厚度,所述棉纤维面料层(6)的厚度等于菠萝叶纤维面料层(5)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抗拉涤纶面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从石油裂解中获取聚酯熔体;
(2)再将聚酯熔体切片,然后将切片后的聚酯熔体进行干燥和熔融;
(3)熔融后挤压送入纺丝箱体的各个纺丝部位进行纺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拉涤纶面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步骤(1)中先将石油加热裂解得到甲苯、二甲苯和乙烯等,再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乙二醇进行酯交换,生成的对苯二甲酸二乙二醇酯低聚物,在280~290℃和真空条件下缩聚而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将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直接酯化,然后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进行缩聚获得聚酯熔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拉涤纶面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步骤(1)添加低聚体聚乙二醇、磺酸盐等进行共聚,添加含磷、含卤素和锑的化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拉涤纶面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切片在纺丝前需要经过干燥,使切片含水率降低到0.008%以下,在干燥时在将温度保持在150~170℃,干燥时间一般为10~12min。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拉涤纶面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纺丝时由计量泵精确计量和过滤后,熔体从喷丝板的喷丝孔中喷出,喷丝孔的直径一般为0.18~0.28毫米,喷出的熔体细流,被冷却气流冷却凝固成丝条,将冷却后的聚酯纤维通过全自动高速卷绕机进行卷绕,集束、卷曲后,放入平衡间进行平衡,再将平衡后的聚酯纤维定型烘干,进行加弹,得到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明华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明华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436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