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箱内置式永磁直驱转向架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0087.1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5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马光同;徐帅;任冠州;孙振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F5/10 | 分类号: | B61F5/10;B61F5/12;B61F5/30;B61F5/50;B61C9/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何凡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箱 内置 永磁 转向架 | ||
1.一种轴箱内置式永磁直驱转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整体呈H型的构架装置(1),所述构架装置(1)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侧架(11)和一对平行设置在所述侧架(11)内侧的横架(12);所述横架(12)之间设有牵引拉杆(8),所述侧架(11)底部设有轴箱装置(2),所述侧架(11)的中部设有二系悬挂装置(7);所述侧架(11)前后两端分别设有车轮(3),所述车轮(3)之间设有车轴(4),所述车轴(4)中间段套设有空心联轴器(5),所述车轴(4)靠近所述空心联轴器(5)两端的位置分别套设有所述轴箱装置(2),所述空心联轴器(5)与所述车轴(4)固定连接,所述轴箱装置(2)与所述车轴(4)转动连接;所述空心联轴器(5)外部套设有永磁电机(6)并与所述永磁电机(6)连接,所述永磁电机(6)与所述构架装置(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箱内置式永磁直驱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联轴器(5)包括空心轴(53),所述空心轴(63)包括连接端(41)和输出端(42),所述永磁电机(6)套设在所述空心轴(53)的中部;
所述连接端(41)套设有连接端传动件(51)和连接端法兰盘(43),所述连接端传动件(51)位于所述连接端法兰盘(43)和所述永磁电机(6)之间,所述连接端法兰盘(43)分别与所述空心轴(53)和所述连接端传动件(5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端传动件(51)靠近所述永磁电机(6)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端面齿(512),并且所述第一端面齿(512)与所述永磁电机(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箱内置式永磁直驱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电机(6)包括定子(61)、转子(62)和输出轴(63),所述转子(62)套设在所述空心轴(53)上,所述定子(61)套设在所述转子(62)上,所述输出轴(63)设置在所述转子(62)的延伸方向上,所述输出轴(63)远离所述转子(6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面齿(512)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箱内置式永磁直驱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构架装置(1)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对平行的安装柱(10),所述安装柱(1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侧架(11)固定连接,所述永磁电机(6)的外壳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柱(10)的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箱内置式永磁直驱转向架,其特征在于:在连接端传动件(51)和连接端法兰盘(43)之间还套设有连接端传动盘(52);所述连接端传动盘(52)分别与所述连接端传动件(51)和连接端法兰盘(43)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箱内置式永磁直驱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42)套设有主动端法兰盘(54)和传力法兰(55),
所述主动端法兰盘(54)与所述输出端(42)通过齿啮合,所述主动端法兰盘(54)与所述传力法兰(55)固定连接,所述传力法兰(55)套设在所述车轴(4)上并与所述车轴(4)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箱内置式永磁直驱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端法兰盘(54)和所述传力法兰(55)之间还套设有输出端传动盘(56),所述输出端传动盘(56)分别与所述主动端法兰盘(54)和所述传力法兰(55)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箱内置式永磁直驱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箱装置(2)包括箱体(21)和转臂(22),所述箱体(21)通过轴承套设在所述车轴(4)上,所述箱体(21)通过弹性支撑装置(75)与所述侧架(11)连接,同时所述箱体(21)与所述侧架(11)之间均设置有所述竖直方向减震器(73),所述转臂(22)设置在所述侧架(11)靠近车轨的一侧,并且所述转臂(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侧架(11)和所述箱体(21)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轴箱内置式永磁直驱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系悬挂装置(7)包括空气弹簧(71)、水平方向减震器(72)、竖直方向减震器(73)和抗蛇形减震器(74);
所述空气弹簧(71)设置在所述侧架(11)中间位置,所述竖直方向减震器(73)设置在所述侧架(11)的中部外侧,所述抗蛇形减震器(74)设置在沿列车运动方向的所述侧架(11)的外侧,所述水平方向减震器(72)固定设置在所述侧架(11)之间并且与所述横架(12)平行;
所述空气弹簧(71)、所述竖直方向减震器(73)、所述抗蛇形减震器(74)和所述水平方向减震器(72)分别与所述侧架(11)和轨道车辆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008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