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化智能医疗急救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1295.3 | 申请日: | 2020-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0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波耐模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5/00;B25J19/00;B25J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24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化 智能 医疗 急救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无人化智能医疗急救方法,用于医院抢救室、人群聚集公众场所、救护车跟随及居家紧急医疗救助,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部署医疗急救机器人,包括医疗急救机器人服务场景设定、医疗急救机器人功能模块配置、智能硬件物联网协同、第三方服务;
医疗急救机器人自行抵达病人位置;
医疗急救机器人自主识别患者,包括接收急救平台的指令、收到病人智能穿戴硬件的信息、收到病人智能手机的信息、通过人脸及其他生物识别获取的信息、他人指引的信息、现场智能自主判断;
医疗急救机器人自主进行医疗救助作业,包括借助人机交互模块与病人以及其他智能设备交流、读取病人既往健康数据、询问病史、依据医学急救逻辑快速查体、实施检查、明确诊断并提供紧急治疗、生命支持、外科处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化智能医疗急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医院抢救室紧急医疗救助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医院抢救室部署医疗急救机器人,所述医疗急救机器人采用轮式智能移动行走结构,所述医疗急救机器人配置状态感知模块、环境感知模块、人机交互模块、无线通讯模块、中央数据存储处理模块、物理检查模块、化验检查模块、生命支持模块、外科急救模块、消毒模块、智能仓储模块、警示设备、通用支架、显示屏幕;
步骤2:医疗急救机器人在医院抢救室待命,定时自检;
步骤3:医疗急救机器人一旦获取响应需求,根据医院呼叫信息的楼层床号,自主导航、避障移行,及时抵达病人位置;
步骤4:医疗急救机器人识别出需要紧急救助的病人;
步骤5:医疗急救机器人自主进行抢救作业,按照医疗抢救操作规范进行查体、调阅医疗数据、床旁实施物理检查和化验检查、明确诊断后予以对症处置,自动记录诊疗数据,并自动形成电子抢救病程记录,发送到云服务器;
步骤5:医疗急救机器人自动结算医疗费用;
步骤6:医疗急救机器人返回抢救室,再次自检、补充消耗、清洁消毒,继续待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化智能医疗急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群聚集公众场所紧急医疗救助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人群聚集公众场所部署医疗急救机器人,所述医疗急救机器人采用轮式智能移动行走结构或履带式智能移动行走结构,所述医疗急救机器人配置状态感知模块、环境感知模块、人机交互模块、无线通讯模块、中央数据存储处理模块、物理检查模块、化验检查模块、生命支持模块、外科急救模块、消毒模块、智能仓储模块、警示设备、通用支架、显示屏幕;
步骤2:医疗急救机器人在人群聚集公众场所限定区域内巡回,定时自检;
步骤3:医疗急救机器人一旦获取响应需求,根据呼叫信息的地理位置,自主导航、避障移行,及时抵达病人位置:
步骤4:医疗急救机器人识别出需要医疗急救的病人;
步骤5:医疗急救机器人自主进行抢救作业,按照医疗抢救操作规范,查体,调阅病人医疗数据,实施必要的特殊物理检查和化验分析,明确诊断,予以对症处置;自动记录诊疗数据,并自动形成电子抢救病程记录,发送到云服务器;
步骤6:医疗急救机器人自动结算医疗费用;
步骤7:自检、处理医疗废液废物、补充消耗、启动制臭氧机消毒,继续巡回待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化智能医疗急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护车跟随紧急医疗救助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救护车上部署医疗急救机器人,所述医疗急救机器人采用四足智能移动行走结构或履带式智能移动行走结构,所述医疗急救机器人配置状态感知模块、环境感知模块、人机交互模块、无线通讯模块、中央数据存储处理模块、物理检查模块、化验检查模块、生命支持模块、外科急救模块、消毒模块、智能仓储模块、警示设备、通用支架、显示屏幕;
步骤2:医疗急救机器人跟随救护车及医疗团队在救护车内待命,定时自检;
步骤3:医疗急救机器人一旦获取响应需求,随同救护车抵达病人位置;
步骤4:医疗急救机器人实施抢救时,调阅既往健康和医疗数据,实施必要的特殊物理检查和化验检查,明确诊断,予以对症处置;自动记录诊疗数据,并自动形成电子抢救病程记录,发送到云服务器;
步骤5:医疗急救机器人自动结算医疗费用;
步骤6:医疗急救机器人返回救护车内,再次自检、补充消耗、清洁消毒,待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波耐模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厦门波耐模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129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电磁多功能防护器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车载投影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