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市政工程的桥梁加固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4695.X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6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谢森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森涛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3000 四川省自***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市政工程 桥梁 加固 设备 | ||
本发明属于桥梁加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市政工程的桥梁加固设备,其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安装有减震机构,减震机构的上方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上方设有加固机构,减震机构包括减震座、减震撑杆、两个移动轮、第一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轨道板、减震框、减震弹簧、减震压板、减震压杆、两个底块、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减震撑杆位与减震座内,减震撑杆与减震座固定连接,两个移动轮与减震撑杆滑动连接,且两个移动轮与轨道板滑动连接,减震框与减震撑杆固定连接,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均套设于减震撑杆上,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与减震框的两侧固定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可对装置进行升降和二次减震,方便人们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加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市政工程的桥梁加固设备。
背景技术
桥梁是极为重要的基础建设,桥梁使用年限久了容易出现裂纹等缺陷,影响桥梁使用。对桥梁进行加固的技术及工艺极为重要,常用的桥梁加固方法有加大截面加固法,即通过在原有基础上植筋再在其周边浇注混凝土,加大扩大基础的承力面积。
现有的用于市政工程的桥梁加固设备,在对桥梁进行加固时,没有对装置进行升降,且没有对其进行减震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用于市政工程的桥梁加固设备,在对桥梁进行加固时,没有对装置进行升降,且没有对其进行减震的功能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市政工程的桥梁加固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市政工程的桥梁加固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减震机构,减震机构的上方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上方设有加固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座、减震撑杆、两个移动轮、第一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轨道板、减震框、减震弹簧、减震压板、减震压杆、两个底块、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所述减震撑杆位与减震座内,减震撑杆与减震座固定连接,两个移动轮与减震撑杆滑动连接,且两个移动轮与轨道板滑动连接,所述减震框与减震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均套设于减震撑杆上,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与减震框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位于减震框内,减震弹簧与减震框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减震压板与减震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减震压杆与减震压板固定连接,减震压杆同时与减震框和减震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的一端与两个移动轮活动连接,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的另一端与两个底块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箱、升降螺杆、两个升降螺块、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两个连接头、固定滑杆、升降滑板、升降顶杆、涡杆、电机框、驱动杆、涡轮和升降电机。
优选的,所述升降箱与两个底块滑动连接,减震压杆的一端与升降箱固定连接,升降螺杆位于升降箱内,升降螺杆与升降箱转动连接,两个升降螺块均与升降螺杆螺纹连接,两个升降螺块与两个连接头固定连接,两个连接头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滑杆位于升降箱内,固定滑杆与升降箱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升降滑板与固定滑杆滑动连接,升降滑板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活动连接,两个升降顶杆与升降滑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涡杆位于升降螺杆上,涡杆与升降螺杆固定连接,电机框位于升降箱的底部内壁上,驱动杆位于电机框的顶部,驱动杆与电机框转动连接,驱动杆的一端与涡轮固定连接,涡轮与涡杆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升降电机位于电机框内,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与驱动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加固座、加固组件座、第一加固螺杆、第二加固螺杆、第一圆柱、第二圆柱、同步带、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两个加固板和加固电机。
优选的,所述加固座与加固组件座固定连接,第一加固螺杆和第二加固螺杆位于加固座内,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的一侧均开设有两个螺纹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森涛,未经谢森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46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