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织调节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6353.1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69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耀;邸霈;阮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微创康复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95 | 代理人: | 许静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织 调节 装置 | ||
1.一种组织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
第一连接机构,连接于所述基座上;
第二连接机构,与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形成一夹角,且被配置为能够绕一旋转轴线旋转,并使所述第二连接机构与所述第一连接机构之间所形成的夹角的角度发生改变;
第一驱动部,与所述基座及所述第二连接机构连接,且被配置用于在第一外力的作用下驱使所述第二连接机构绕所述旋转轴线沿第一方向旋转;以及,
第二驱动部,与所述基座及所述第二连接机构连接,且被配置用于在第二外力的作用下驱使所述第二连接机构绕所述旋转轴线沿第二方向旋转,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织调节装置还包括锁定件,用于将所述第二连接机构锁定在所述基座上,并阻止所述第二连接机构绕所述旋转轴线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织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织调节装置还被配置为当所述锁定件将所述第二连接机构锁定在所述基座上,且所述第一驱动部受到所述第一外力的作用时,所述第一驱动部的至少部分结构发生弹性变形并存储弹性势能,当解除所述锁定件对所述第二连接机构的锁定时,所述第一驱动部释放弹性势能并驱使所述第二连接机构沿所述第一方向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织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织调节装置还被配置为当所述锁定件将所述第二连接机构锁定在所述基座上,且所述第二驱动部受到所述第二外力的作用时,所述第二驱动部的至少部分结构发生弹性变形并存储弹性势能,当解除所述锁定件对所述第二连接机构的锁定时,所述第二驱动部释放弹性势能并驱使所述第二连接机构沿所述第二方向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织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和所述第二驱动部分别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所述第一组件用于接受相应的外力,并将相应的外力传递至所述第二组件,所述第二组件被配置为能够在相应的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弹变形并存储弹性势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织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件包括相互啮合的蜗杆和蜗轮,所述蜗杆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基座上,并用于接受相应的外力,所述蜗轮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组件包括发条弹簧,所述发条弹簧具有相对的受力端和施力端,所述受力端与所述蜗轮连接并被配置为能够随所述蜗轮转动,所述施力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机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织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包括蜗轮本体和蜗轮轴,所述蜗轮轴与所述基座可转动地连接,且所述蜗轮轴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发条弹簧的所述受力端更靠近所述发条弹簧的轴线,且所述受力端上形成有卡勾,所述卡勾与所述卡槽配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织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的一个端面上形成有受力槽,所述受力槽用于接受相应的外力。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织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座体和两个支架组件;两个所述支架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座体的相对的两个表面上,每个所述支架组件用于安装一个驱动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织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包括挡壁和两个安装板,所述挡壁连接于所述座体的相应表面上,且所述挡壁为开口环;两个所述安装板分别连接于所述挡壁的两端上,且两个所述安装板相对布置,所述安装板上还设有安装孔;
所述蜗轮的蜗轮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座体的相应表面上,所述蜗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安装板的所述安装孔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织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架组件的所述挡壁的开口在所述座体的周向上错开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微创康复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微创康复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635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器
- 下一篇:促使iPSC分化为中枢神经元细胞的方法及培养基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