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阀门生产加工的机电一体化加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86418.2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08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定成;肖志坚;郑定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陈加利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阀门 生产 加工 机电 一体化 设备 | ||
本发明属于阀门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阀门生产加工的机电一体化加工设备,针对现有阀门生产企业多采用模具压制出零部件再加工组装的生产模式具有人工成本高、组装精度低、废品率高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配件台、第二配件台和第三配件台,所述第一配件台、第二配件台和第三配件台的顶部依次设有阀门下部、阀门上部和螺丝,本发明中,设置具有固定组件和校正组件的加工台,减少误差和废品率;为加工台增加测量和判断功能,提前剔除有质量问题的配件,减少无用工序和时间成本;轨道配合推杆结构,精确移动夹持组件和安装组件,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门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阀门生产加工的机电一体化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阀门是用来开闭管路、控制流向、调节和控制输送介质的参数的管路附件,其便捷的功能使其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工农业生产中都十分常见。
阀门的广泛使用带动了阀门生产行业的兴盛,现有的阀门生产企业多采用模具压制出阀门零部件再使用人力加工、组装的方式生产阀门,这种生产方式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人工成本,且人力加工组装生产阀门会因为组装精度低导致废品率高,提高生产成本,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阀门生产加工的机电一体化加工设备,用于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阀门生产企业多采用模具压制出零部件再加工组装生产阀门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人工成本,且人力加工组装阀门精度低导致废品率高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阀门生产加工的机电一体化加工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阀门生产加工的机电一体化加工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配件台、第二配件台和第三配件台,所述第一配件台、第二配件台和第三配件台的顶部依次设有阀门下部、阀门上部和螺丝;
所述壳体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加工台,所述加工台的顶部设置有固定组件、校正组件和第四压力感应器,所述第四压力感应器的顶部开设有与阀门下部相配合的定位槽;
所述壳体的顶部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轨道,两个所述轨道之间滑动连接有两个悬挂底座,所述悬挂底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动柱,两个所述轨道相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配合滑动柱使用的滑动槽,所述悬挂底座的顶部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壳体的顶部内壁嵌装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一齿条;
两个所述悬挂底座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夹持组件,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组件。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柱,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柱对称固定连接在加工台的顶部上,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动推杆,所述第三电动推杆的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相靠近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锥状凸起,两个所述固定板相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压力感应器。
优选的,所述校正组件包括两个第二支撑柱,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柱对称固定连接在加工台的顶部上,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四电动推杆,所述第四电动推杆的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校正仓,所述校正仓的内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柱,两个所述限位柱的外壁滑动套设有同一个校正板,所述校正板的顶部螺纹贯穿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校正仓的底部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校正仓外部,所述校正板远离校正仓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压力感应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64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