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线束校检工具及校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6570.0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8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东;赵兴天;许广伟;娄建民;宋笑天;张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5/00 | 分类号: | G01M15/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郭莹莹 |
地址: | 15006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线束校检 工具 校验 方法 | ||
1.一种发动机线束校检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校检装置(1)、测试线连接插头(2)、测试线(3)、测试笔(4)、线束各分支接插件(5)、发动机线束(6)及线束端ECU接插件(7);所述测试线(3)一端连接测试线连接插头(2),另一端连接测试笔(4),所述测试线连接插头(2)插在校检装置(1)的测试线连接插座J2上并连接校检装置(1)的锂电池BT1为其充电,发动机线束(6)一端连接线束端ECU接插件(7),另一端连接线束各分支接插件(5),所述线束端ECU接插件(7)连接校检装置(1)上的ECU端接插件J1,所述测试笔(4)接触线束各分支接插件(5)的某个引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线束校检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检装置(1)包括电路元件以及依次设置的顶层透明保护层(11)、字符打印层(12)、栅格层(13)、电路板层(14)、底部保护层(15);所述电路板层(14)上设有多个LED发光二极管,且每个LED发光二极管对应设置在栅格层(13)的一个栅格空腔(131)内,栅格空腔(131)的上方相对应的字符打印层(12)区域印有该LED发光二极管所对应的ECU引脚号码和字符框,当该LED发光二极管点亮时,光线通过栅格空腔(131)照亮上方相对应的字符打印层(12)区域,该LED发光二极管所对应的ECU引脚号码被凸出显示,电路元件安装在电路板层(1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线束校检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字符打印层(12)采用打印纸按1:1比例打印ECU各引脚号码字符、字符框、安装孔一(16)、孔二(17)、孔三(18)和孔四(19)。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线束校检工具,其特征在于:顶层透明保护层(11)、栅格层(13)、底部保护层(15)均采用亚克力板激光切割成型,各层在孔一(16)-孔四(19)相对应的位置也都有孔互相贯通,通过四个螺钉和螺母定位、装配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线束校检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检装置(1)的电路元件包括ECU端接插件J1、充电口接插件J2、锂电池BT1、二极管D1、LED发光二极管1号-130号及电阻R1-R130;所述充电口接插件J2的1脚连接到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到锂电池BT1的正极,锂电池BT1的负极连接到充电口接插件J2的2脚并接地到GND,锂电池BT1的正极同时连接到电阻R1-电阻R130的一个引脚,电阻R1-电阻R130的另一个引脚分别连接到相同号码的LED发光二极管的正极,LED发光二极管1-LED发光二极管130的负极分别连接到ECU端接插件J1同号引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线束校检工具,其特征在于:为方便插接,所述ECU端接插件J1和测试线连接插座J2均设置在电路板层(14)的边缘位置,ECU端接插件J1、测试线连接插座J2和锂电池BT1呈L型排布,且栅格层(13)上设有用于安装锂电池BT1和测试线连接插座J2的安装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线束校检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D1采用低导通压降的肖特基二极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线束校检工具,其特征在于:所有的LED发光二极管1号-130号和电阻R1-R130均采用0805贴片封装以缩小校检装置(1)的体积。
9.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发动机线束校检工具的校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用测试笔(4)接触线束各分支接插件(5)的某个引脚;校检装置(1)上的字符区会直接显示出发动机线束(6)内部所有与之相连接的ECU引脚号;
S2.按照线束原理图中线束各分支接插件(5)的被测引脚与ECU引脚的连接关系,判断发动机线束(6)内部连接是否正确;
S3.如果不正确时,直接通过显示的引脚号与线束原理图之间的差异,判断错误在哪里,以利于及时改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657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整车悬置隔振率的测定方法
- 下一篇:大分子药物递送机构及其递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