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色纺纱纺织的染色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6834.2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3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刘美朋;李冬梅;陈超;孔冬青;韩庆帅;王德跃;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宁如意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1/38 | 分类号: | D06P1/38;D06P1/44;D06P1/673;D06P3/66;D06P5/02;D06P5/04;D06P5/08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罗文曌;刘凯 |
地址: | 27207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纱 纺织 染色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色纺纱纺织的染色工艺,属于纺织染色技术领域,该工艺在前处理、染色一浴工艺路线中不排液,且于前处理时进行一次升温,且升温后维持升温的终温度,在终温度下进行染色工序,染色工序之后进行恒温或变温的皂洗、热洗、上油固色的工序本发明耗时短,节省一次升温蒸汽,节省两遍水,染色质量有保证。本发明缩短了染色时间,降低了能耗。本发明每吨棉的水耗约为10吨,节省蒸汽0.52吨。通过本发明染色后的纤维长度为26‑28.5mm,降低了短绒率,短绒率为22‑30%;单纤维的断裂强度为1.9‑2.4;本发明中YX‑103对纤维损伤小,手感柔软,得色均匀。本发明是针对深色、黑色品种开发出一种“前处理、染色”一浴的技术来改善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染色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色纺纱纺织的染色工艺。
背景技术
一般的,色纺纱传统染色大部分采取前处理后排液水洗1~2次水、然后再染色的技术。这种技术适用性广,不容易出现色花的情况,但是存在耗水多、流程长、耗时、耗能的情况。
传统的染色工艺在染色前预处理后的升温处理之后,存在一次排液的环节,排液后会伴随一次水洗,降温到常温进行染色处理。如此工艺更适合鲜艳颜色的色纺纱纺织品的染色,并不适用于深色、黑色的色纺纱纺织品的染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色纺纱纺织的染色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色纺纱纺织的染色工艺,该工艺路线是:
在前处理、染色一浴工艺路线中不排液,且于前处理时进行一次升温,且升温后维持升温的终温度,在终温度下进行染色工序,染色工序之后进行恒温或变温的皂洗、热洗、上油固色的工序;
该工艺的具体步骤是:
第一步染色前预处理,20~30℃条件下,加入低温前处理剂,低温前处理剂的加入量占棉纤维总量的1%~2%,以2℃/分钟进行升温至60℃,保温处理30~50分钟;
前处理以及升温环节过程中及过程后均不排液,直接进行第二步;
第二步染色,于60℃条件下,加入活性染料、元明粉和纯碱,保温处理40分钟进行染色;活性染料的加入量占织物重的百分比1%~10%,元明粉加入量为15~80g/L和纯碱加入量为5~20g/L,其中元明粉和纯碱分别分批次加入;
第三步酸皂洗,于25℃条件下,加入醋酸和皂洗剂,醋酸的加入量占织物重的2g/L,皂洗剂的加入量占织物重的2%,以2℃/分钟进行升温至98℃,保温处理10分钟,之后降温处理到第四步;
第四步热洗,于25℃条件下,以2℃/分钟进行升温至60℃~98℃,保温处理10分钟酸洗,之后降温处理到第五步;
第五步固色,于25℃条件下,加入醋酸、固色剂和柔软剂,醋酸的加入量占织物重的0.5%,固色剂的加入量占织物重的0.5%~2%,柔软剂的加入量占织物重的0.3%~1%;以2℃/分钟进行升温至60℃,保温处理20分钟固色。
第二步染色步骤中,元明粉按照元明粉总量分成三份,共分三次加入。
第二步染色步骤中,纯碱按照纯碱总量的1/10、3/10、3/10、3/10共四次分别加入。
低温前处理剂采用改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YX-03。
皂洗剂采用DQ-1522、DM-1510、DM-1564N、RHT-402、SZ-4861或其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固色剂采用TN-1。
柔软剂采用三元共聚类柔软剂。
染色后的纤维长度为26~28.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宁如意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济宁如意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68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