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缩机供油结构和涡旋压缩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8274.4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2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胡余生;魏会军;徐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18/02 | 分类号: | F04C18/02;F04C2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刘子辉;梁永芳 |
地址: | 51907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供油 结构 涡旋 | ||
1.一种压缩机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和防自转装置(1),所述泵体包括相对配合的动盘(2)和静盘(3),所述动盘(2)和所述静盘(3)的涡旋齿互相啮合,形成压缩腔,所述动盘(2)远离所述静盘(3)的背侧设置有背压室,所述背压室为所述动盘(2)提供与所述静盘(3)端面配合的背压力,所述背压室包括中压室(4),所述防自转装置(1)设置在所述中压室(4)内,所述泵体具有用于将所述压缩腔中的中压力导入所述背压室的中压通道(5),所述动盘(2)上具有与所述中压通道(5)相连的中压出口(6),所述中压出口(6)用于将所述压缩腔中的中压力导入到所述中压室(4)中,所述防自转装置(1)上设置有与所述动盘(2)的背侧端面配合的密封部(7),所述密封部(7)能够在预设角度内完全遮挡所述中压出口(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压通道(5)位于所述动盘(2)上,所述中压通道(5)的进口能够间歇性地被所述静盘(3)的涡旋齿所遮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压通道(5)的进口被完全遮挡的相角范围为[a,b],所述防自转装置(1)完全遮挡所述中压出口(6)的相角范围为[c,d],当a,b,c,d都在[0,2π]时,[a,b]与[c,d]存在交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0<2π-[a,b][c,d]≤π。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7)与所述防自转装置(1)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7)成型在所述防自转装置(1)的端面上,且与所述防自转装置(1)采用不同的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7)凸出于所述防自转装置(1)的端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缩机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7)在所述防自转装置(1)的端面上对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盘(3)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8),所述动盘(2)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凸出部(9),所述环形凸出部(9)与所述环形凹槽(8)配合,围成高压油槽(10),所述高压油槽(10)通过连通通道与高压腔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缩机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盘(3)上设置有第一连通通道(11),所述第一连通通道(11)将所述高压腔与所述高压油槽(10)连通,所述动盘(2)上设置有第二连通通道(12),所述动盘(2)的背侧设置有轴承润滑腔(13),所述第二连通通道(12)的一端与所述高压油槽(10)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轴承润滑腔(13)连通。
11.一种涡旋压缩机,包括压缩机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供油结构为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供油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827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4C 旋转活塞或摆动活塞的液体变容式机械
F04C18-00 专门适用于弹性流体的旋转活塞式泵
F04C18-02 .弧形啮合式的,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一元件都具有相同数量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18-08 .相互啮合式的,即具有与齿轮传动相似的配合元件的啮合
F04C18-22 .内轴式,与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具有同方向的运动,或其中的一个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有更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18-24 .反向啮合的,即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的运动方向相反
F04C18-30 .具有F04C 18/02,F04C 18/08,F04C 18/22,F04C 18/24,F04C 18/48各组中两组或多组所包含的特征,或具有这些组中的某一组所包含的特征,还具有配合元件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