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事件分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93473.4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28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简晓容;马龙;李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535 | 分类号: | G06F16/9535;G06F16/9537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姚泽鑫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田街道益田路5033号平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事件 分析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适用于人工智能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事件分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与待分析事件的事件描述信息匹配的、预设时间长度内的事件新闻;根据事件新闻生成事件热度曲线;根据事件热度曲线构建热度均值曲线,确定事件热度曲线与热度均值曲线之间的热度差值曲线;根据热度差值曲线对事件热度曲线进行滤波处理得到第一候选峰值点集合;确定事件热度曲线与热度均值曲线之间峰值点的交集得到第二候选峰值点集合,根据第一候选峰值点集合和第二候选峰值点集合确定待分析事件的事件发酵日期。本申请基于待分析事件在事件热度曲线中的热度进行事件发酵日期的定位,与事件的发生日期无关,提高了事件发酵日期定位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人工智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事件分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大量的事件信息以电子文本的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为了应对事件信息爆炸带来的挑战,迫切需要一些自动化的工具帮助人们在海量信息源中迅速找到真正需要的事件信息。因此,事件分析方法应运而生。
在事件分析领域内,定位到某新闻事件在历史发生的日期至关重要,比如想知道历史上“石油大跌后美元的走势如何”,首先需要定位石油大跌在历史发生的事件发酵日期,然后根据事件发酵日期获取美元指数的价格,从而计算上涨下跌概率和涨幅分布等等,因此,在事件分析过程中,需要准确的定位到事件的发酵日期。
现有的事件分析方法过程中,均是将事件的发生日期设置为事件的发酵日期,但当事件在发生日期内并未进行事件的扩散和发酵时,导致发酵日期定位准确性低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事件分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将事件的发生日期设置为事件的发酵日期,所导致的发酵日期定位准确性低下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事件分析方法,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用于查询待分析事件的事件描述信息,获取与所述事件描述信息匹配的、预设时间长度内的事件新闻;
根据所述事件新闻的数量,确定所述待分析事件在不同日期下的事件热度,以及生成与所述待分析事件对应的事件热度曲线;
根据所述事件热度曲线在第一时间间隔内的热度均值,构建热度均值曲线,以及确定所述事件热度曲线与所述热度均值曲线之间的热度差值曲线;
根据所述热度差值曲线对所述事件热度曲线进行滤波处理,得到第一候选峰值点集合,其中,所述滤波处理用于在所述事件热度曲线中筛选出峰值点;
确定所述事件热度曲线与所述热度均值曲线之间峰值点的交集,得到第二候选峰值点集合;
根据所述第一候选峰值点集合和所述第二候选峰值点集合确定所述待分析事件的事件发酵日期。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所述事件热度曲线与所述热度均值曲线之间峰值点的交集,得到第二候选峰值点集合,包括:
根据所述热度均值曲线中的峰值点和第三预设时间间隔构建峰值点邻域;
将所述事件热度曲线中峰值点与所述峰值点邻域之间的交集,确定为所述第二候选峰值点集合。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热度均值曲线中的峰值点和第三预设时间间隔构建峰值点邻域,包括:
获取所述热度均值曲线中的峰值点的日期,并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峰值点的日期和所述第三预设时间间隔生成邻域区域;
确定所述热度均值曲线与所述邻域区域之间的交集,得到所述峰值点邻域。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候选峰值点集合和所述第二候选峰值点集合确定所述待分析事件的事件发酵日期,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34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调温淋浴阀门
- 下一篇:自动分析装置及自动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