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铁高架区间U型梁救援渡板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4844.0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6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平;徐佳俊;刘齐山;何张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磁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13/04 | 分类号: | B61K13/04;E01C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3 | 代理人: | 徐雯琼;张妍 |
地址: | 20120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铁 区间 救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铁高架区间U型梁救援渡板,其包括:两个箱体组件,其通过多个第一铰链形成铰链连接,使得任一箱体组件均可以绕第一铰链翻转;其中,所述每个箱体组件包括:箱体,由4个侧板和1个顶板焊接形成,且具有一中空内腔;安装孔分别开设于箱体顶板的四角;多个支撑机构,固定焊接于所述箱体的内腔角落处;至少一个扶手机构,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支撑机构连接;两块翻板,每块翻板通过多个第二铰链与每个箱体连接有第一铰链的相对一侧形成铰链连接;箱体组件和翻板均处于打开状态下,翻板与箱体的顶板处于同一平面,所述救援渡板放置在救援列车和故障列车之间,形成救援通道。本发明具有使用方便、疏散乘客快、稳定性高等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铁救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铁高架区间U型梁救援渡板。
背景技术
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是上海第一条使用第三轨方式受电线路,其与其他地铁列车不同,因第三轨方式受电而未配置车头安全疏散梯,因此目前采用邻线开行接驳列车疏散方式,以尽快疏散迫停于区间地铁列车上的乘客。当采用第三轨方式受电线路的轨道交通列车因故障而停留在两站台之间时,其疏散乘客的流程如下:由行车调度员指挥邻线救援列车开行到与故障列车平行的位置停车。司机将对应两车客室门之间,将全部乘客从故障列车引导至检修平台,再转移到救援列车上。救援列车运行回车站疏散乘客。
由于乘客需要从故障列车转移到救援列车上,在转移疏散乘客的过程中存在如下风险:(1)由于检修平台为U型梁结构,其与列车之间存在空隙且列车地板平面比检修平台高,所以乘客在故障车至检修平台、从检修平台至救援车的移动过程中存在跌落线路的风险。(2)检修平台中间存在缝隙,乘客疏散时有绊倒、跌落线路的风险。(3)列车在疏散过程中,两列车开启第一扇车门转移乘客,下方安装有集电靴(第三轨)。从缝隙中跌落线路的乘客存在触电风险。(4)存在老、弱、病、残、孕等乘客难以通过检修平台疏散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疏散乘客中存在的风险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铁高架区间U型梁救援渡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铁高架区间U型梁救援渡板,其包含:两个箱体组件,其通过多个第一铰链形成铰链连接,使得任一箱体组件均可以绕第一铰链翻转,可形成打开或闭合状态;其中,所述每个箱体组件包括:箱体,由4个侧板和1个顶板焊接形成,且具有一中空内腔;安装孔分别开设于箱体顶板的四角;多个支撑机构,固定焊接于所述箱体的内腔角落处;至少一个扶手机构,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支撑机构连接;两块翻板,每块翻板通过多个第二铰链与每个箱体连接有第一铰链的相对一侧形成铰链连接,使得翻板可形成打开或折叠状态;箱体组件和翻板均处于打开状态下,翻板与箱体的顶板处于同一平面,所述救援渡板放置在救援列车和故障列车之间,形成救援通道。
其中,所述每个扶手机构包括:第一扶手挡管,由至少一根第一空心挡管和至少两根与第一空心挡管垂直的第一立柱焊接形成;所述第一立柱的下端设有开口,该第一立柱在穿过箱体顶板上的安装孔后,通过开口与支撑机构连接。
其中,每个所述扶手机构还包括:第二扶手挡管,由一根第二空心挡管形成,或由至少两根第二空心挡管和一根与第二空心挡管垂直的第二立柱焊接形成,且第二空心挡管的直径小于第一空心挡管的直径。
其中,所述第一空心挡管一端设有开口,且每根所述第一空心挡管设有开口的一端均贯穿焊接在同一根第一立柱上,使第二空心挡管能插入第一空心挡管。
其中,每个所述扶手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嵌入式弹簧销,设置于第一扶手挡管中的任一第一空心挡管的内部;在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空心挡管上开设有卡槽,该卡槽所在的第二空心挡管与嵌入式弹簧销所在的第一空心挡管相对应;当第二空心挡管插入第一空心挡管时,所述嵌入式弹簧销与卡槽对准后,嵌入式弹簧销自动弹出与卡槽锁住,固定第一扶手挡管和第二扶手挡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磁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磁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48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汽车线控制动系统的踏板模拟器及车辆
- 下一篇:复合终端结构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