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炫彩液晶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4911.9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2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陈珂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新瑞光学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7/06 | 分类号: | C08J7/06;C08J7/046;C08J5/18;C08L67/00;C08K7/28;C08K7/24;C23C14/08;C23C14/10;C23C14/35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 代理人: | 史慧敏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晶 材料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炫彩液晶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基体层:在聚合搅拌釜内添加液晶聚酯树脂、介孔二氧化钛微球、中空玻璃微珠以及溶剂,以得到预制基体层,通过紫外光引发取向预制基体层以制成透明的基体层;制备调光膜原料:取纳米SiO2微粒与纳米级锐钛型TiO2微粒混合均匀,熔炼搅拌,再浇注至定型模具冷却降温,经过切割抛光制得SiO2/TiO2复合靶材;将步骤二得到的SiO2/TiO2复合靶材通过磁控溅射方法沉积在基体层上形成调光膜,并进行微波辐照的辅助引导。本发明可以有效加强液晶材料的机械性能,耐磨性能强,柔光度表现好,且具有良好的炫彩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炫彩液晶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液晶可以像液体一样流动(流动性),但它的分子却是像道路一样取向有序的(各向异性)。有许多不同类型的液晶相,这可以通过其不同的光学性质(如双折射现象)来区分。当使用偏振光光源,在显微镜下观察时,不同的液晶相将出现具有不同的纹理。在纹理对比区域不同的纹理对应于不同的液晶分子。通常情况下,光在液晶内部会发生强烈的散射,散射强度比一般液体要高达100万倍。因此,液晶是混浊不透明的,但经过取向处理,液晶将会变得透明。
不同领域以及应用环境对液晶性能提出不同的要求,目前已工业化的液晶显示器都是用小分子液晶,高分子液晶可用于高强度材料,光学记录、存储等等。现有技术中,具备较强流动性的液晶机械性能不佳,且多反映在其耐磨性弱、力学强度差上,容易破碎受损,如专利号CN108504363A公开的:“一种低驱动电压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将两种向列相液晶、丙烯酸类聚合单体、丙烯酸酯类齐聚物、抗老化剂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光引发剂和玻璃微珠,继续搅拌至均匀,涂覆在两层透明导电薄膜之间,滚轴挤压成膜,然后在可聚合单体和液晶混合物的清亮点以上0.1-20C下采用365mm的紫外光照射1-20min制备得到液晶薄膜,但其力学强度性能弱,不耐冲击磨损,在液晶薄膜外侧需设置相应的保护装置措施,以保持液晶薄膜的正常工作,加工装配步骤繁琐。
部分液晶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强度,其往往通过降低液晶材料的粘度,以增强液晶材料的韧性,如专利号CN102071031A公开的:“一种环氧基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将液晶、热聚合单体、固化剂和玻璃微珠均匀混合后夹在两片镀有氧化铟锡的导电薄膜中间,用辊轴压匀,形成20微米至30微米厚的膜层,在温度为80-100℃进行热固化6-8小时,制备聚合得到物分散液晶薄膜,降低混合体系的粘度,且减小液晶薄膜的折光系数,提高了开态通过率,但其光学特性在柔光度表现不好,所实现达到的炫彩效果不佳,而且部分液晶需要增设相应的过滤光膜片,实际的炫彩体验感官较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炫彩液晶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可以有效加强液晶材料的机械性能,耐磨性能强,柔光度表现好,具有良好的炫彩效果。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炫彩液晶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基体层:在聚合搅拌釜内添加液晶聚酯树脂、介孔二氧化钛微球、中空玻璃微珠以及溶剂,聚合温度在260℃-300℃范围内,聚合搅拌时间为90min-150min,后在温度160-180℃范围中保温静置2h-4h;再经分馏后,得到混合预聚物,干燥固化所述混合预聚物,在熔融温度为400℃-500℃间制得液晶态聚酯混合物,置于模具缓冷后,分切加工成型得到预制基体层,最后通过紫外光引发取向所述预制基体层以制成透明的基体层;
步骤二,制备调光膜原料:取纳米SiO2微粒与纳米级锐钛型TiO2微粒混合均匀,熔炼搅拌2h-4h,再浇注至定型模具冷却降温,铸锭成型后,经过切割抛光加工制得SiO2/TiO2复合靶材;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SiO2/TiO2复合靶材通过磁控溅射方法沉积在所述基体层上形成调光膜,并在靶材沉积至基体层表面过程中通入微波辐照辅助引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新瑞光学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新瑞光学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49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