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避免汽车仪表油量显示异常跳变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95569.4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51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张仁泉;蔡艳波;饶超;文雯;贺琳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35/00 | 分类号: | B60K35/00;B60K15/03;B60R16/023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宇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免 汽车 仪表 显示 异常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避免汽车仪表油量显示异常跳变的方法和系统,属于汽车电子控制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加油口盖开关用于表示燃油加注口盖的开关状态;加油口盖状态传感器用于表示加油口盖锁止机构的开和关状态;燃油液体压力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油箱内部燃油压力值;油量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油箱内部剩余油量,并生成燃油阻值;信号采集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加油口盖开关状态、加油口盖传感器状态及燃油压力值确定是否发生加油事件;组合仪表用于在确定发生加油事件后,根据油量传感器的实时燃油阻值,判断是否需要在油量表前一状态的基础上做向上跳格的显示更新。避免了通过单一条件来判定而导致的油量显示格数或百分比跳变,引起用户的焦虑和抱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电子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避免汽车仪表油量显示异常跳变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油箱是采用油量传感器来检测油量的,通过油量传感器的油浮子随着油量液面的高低变化上下浮动,从而带动连杆机构上下移动,连杆机构上的电阻片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继而油量传感器的阻值也发生变化。当车辆行驶或静止停放斜坡/马路牙子等非水平路面时上时,整车处于倾斜状态,根据车辆实际倾斜状况以及油量传感器在油箱中的布置位置不同,油量传感器与燃油液面的夹角会变大或者变小,进而油浮子会异常上浮或者下降,导致油量传感器检测到的油量阻值发生异常变大或者变小。而汽车燃油系统在油量检测是有容差标定阈值限制的,当这种变化超过了油量标定的容差,此时车辆上电后组合仪表油量算法则会认为车辆加油或者燃油异常消耗了,从而会发生异常跳格或者油量显示百分比变化(以下均简化描述为跳格)。但当车辆姿态变平稳之后,再次检测,油量液位又回到正常状态,这时油量表又会跳回原来的指示位置。这种油量突变跳格,会让用户感觉油量显示不准。而油量数值又与续航里程相关,油量变化也会导致续航里程跟随变化。油量显示和续航里程数值的跳变,会引起用户极大的焦虑和抱怨。
油量阻值异常变化,可能会导致油量异常跳格的两种情况,即向下跳格表示车辆漏油,向上跳格表示车辆加油。第一种情况,车辆漏油显示策略,常规方法是通过组合仪表对发动机的喷油量积分计算,根据油量显示的算法来进行减格处理,油量阻值用于进行校准参考,因此油量阻值的突变不会导致油量显示异常变化。第二种情况,车辆加油显示策略,车辆加油显示的判断依据来源于油量传感器的阻值变化,再结合仪表的算法来进行加格显示处理,由于组合仪表油量显示算法无法区分是用户实际加油或者是车辆姿态变化导致的油量上浮。目前采用角度传感器检测车辆是否停放在坡道上,或者采用油箱气压传感器检测油箱压力传感器来判断加油口盖开闭的状态。采用坡度传感器至少需要2个传感器,即纵向前后传感器和横向左右传感器,且判断逻辑复杂,可靠性低。采用气压传感器的形式判断加油口盖状态,对传感器的布置位置和传感器的防护等级要求较高,且加油量的多少,环境温度等,都会影响气压大小,进而影响系统判断的准确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避免汽车仪表油量显示异常跳变的方法和系统,成本低,可靠性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避免汽车仪表油量显示异常跳变的系统,包括:加油口盖开关、加油口盖状态传感器、燃油液体压力传感器、油量传感器、信号采集控制单元和组合仪表;
所述加油口盖开关,用于表示燃油加注口盖的开关状态;
所述加油口盖状态传感器,用于表示加油口盖锁止机构的开和关状态;
所述燃油液体压力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油箱内部燃油压力值;
所述油量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油箱内部剩余油量,并生成燃油阻值模拟信号;
所述信号采集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加油口盖开关、所述加油口盖状态传感器、所述燃油液体压力传感器及所述油量传感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加油口盖开关的状态、所述加油口盖状态传感器的状态及所述燃油液体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确定是否发生加油事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55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