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冲压用自动上下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98417.X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54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梅碧舟;郭洪昌;蔡文忠;魏贤达;孙静燕;陈晓;黄益均;王鑫;余江;王春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易锻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02 | 分类号: | B21D22/02;B21D43/09;B30B1/26;B30B15/30;B30B15/32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0 | 代理人: | 郑哲 |
地址: | 3157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压 自动 上下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冲压用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上料系统、下料系统以及设于曲柄轴上的传动机构;上料系统包括安装架、上辊轴、下辊轴以及间歇式运动机构;上辊轴以及下辊轴均可转动地设于安装架上,上辊轴以及下辊轴之间形成有夹持区,上辊轴和/或下辊轴通过间歇式运动机构与传动机构连接;下料系统包括顶板、顶杆、凸轮以及固定轴;顶杆可上下滑动地设于凹模的内部,且顶杆下端贯穿至凹模下方后再与顶板连接;固定轴可转动地设于顶板的下方,且固定轴与传动机构连接;凸轮设于固定轴上,并用于迫使顶板上下往复运动。其结构简单,布局巧妙,效率高,成本低,安全性高,自动化程度高,操控方便,且可与冲压设备之间实现互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冲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冲压用自动上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冲压是通过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的成形加工方法,与锻造同属塑性加工,合称锻压。冲压的坯料主要是热轧和冷轧的钢板和钢带。全世界的钢材中,有60~70%是板材,其中大部分经过冲压制成成品。汽车的车身、底盘、油箱、散热器片,锅炉的汽包,容器的壳体,电机、电器的铁芯硅钢片等都是冲压加工的。
如图1所示,现有的冲压设备100一般包括机架101、驱动机构102、飞轮103、曲柄轴104、离合器105、制动器106、连杆107、滑块108、凸模109和凹模110,其中,曲柄轴104通过轴承以及轴承座可转动安装于机架101上,曲柄轴104的一端通过离合器105与飞轮103连接,曲柄轴104的另一端与制动器106连接;连杆107的一端可转动安装于曲柄轴104上,连杆107的另一端铰接于滑块108的上端,滑块108可上下滑动地安装于机架101上,且滑块108的下端与凸模109连接;凹模110安装于机架101上,并位于凸模109的正下方。工作时,先通过安装于机架101上的驱动机构102驱动飞轮103转动,再通过离合器105控制飞轮103与曲柄轴104进行联动,以通过连杆107带动滑块108、凸模109上下运动,进而将凹模110上方的胚料冲压形成工件;而且,停止工作或者发生故障时,可以控制离合器105断开,并同时启动制动器106对曲柄轴104进行制动,以避免发生事故。
但是,现有的冲压设备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对于一些传统的冲压设备,一般需要人工进行上料以及下料,自动化程度低,对劳动力依赖大,工作效率低,且人工操作不当时容易发生安全事故;2、对于一些先进的冲压设备,虽然配备有自动上料系统以及下料系统,但它们的结构复杂,价格高昂,且上料系统、下料系统以及冲压设备之间相互独立,操控难度高,而且,在冲压设备发生故障时,不能及时停止上料以及下料,既容易造成材料的浪费,又容易使设备发生损坏。
因此,如何设计一款冲压用自动上下料装置,使其克服上述的不足,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布局巧妙,工作效率高,成本低,安全性高,自动化程度高,操控方便,且可与冲压设备之间实现互锁的冲压用自动上下料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易锻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易锻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84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