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携式体表空气致冷方法及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8874.9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07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章睿承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德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9/14 | 分类号: | F25B9/14;F25B4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李林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内湖区民***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携式 体表 空气 致冷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本发明是一种可携式体表空气致冷方法及其装置,是将一所在环境的常温空气,经压缩后形成一压缩空气,再以一管道输送该压缩空气,并在输送过程中对该压缩空气施以散热减温,再让该已减温的压缩空气在输送管道中,持续自行膨胀降压降温并将其导向至一终端膨胀喷散位置,再朝向使用者体表喷散该体表的热空气层,并进行最终的空气膨胀吸热;本发明通过让该已散热减温的压缩空气可以在输送的管道中,进行和缓自行膨胀降压降温,最终再将该压缩空气直接朝向使用者的体表喷散热空气层及进行最终膨胀吸热降温,以达到双重致冷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携式体表空气致冷方法及其装置,主要是将一所在环境的常温空气,经压缩后形成一较高温的压缩空气,再以一管道输送该压缩空气,并对该压缩空气施以散热减温,随后将已减温的压缩空气,以一自行膨胀降压的形式输送至一终端膨胀喷散位置,再朝向使用者体表喷散体表热空气层及进行最终的空气膨胀吸热的双重致冷作用。
背景技术
传统易于携带且用以针对人体局部降温的装置中,其形态有如:中国台湾公告第I290026、M425537、558427号等专利案所公开案者,其主要系利用送风装置(风扇)将所在环境(未冷却降温)的常温空气加速后送入一空气导引装置(即衣服或冷却流通路)中,凭借加速流动的空气直切吹拂使用者体表,可加速带走该体表附近的热流,而达到降温凉爽的功效;然而,上述各结构于实际应用时,该流动的空气是未经冷却降温的一般常温空气,因此所能产生的降温作用,仅在于加快通过该体表附近空气的流动,以增加体表附近热流的被携走量,致冷效果相当有限;再者,如上述的送风装置所推动的气流,在送入狭窄的空气导引装置(衣服或冷却流通路)内部时,因其空气通道的风阻,使得进入该空气通道中的空气难以维持通畅的流动,其致冷效果将更为降低。
另外有如:中国台湾公告第M598060、M424789号及公开第201100030号等专利案所公开者,均系利用电子式致冷元件(致冷晶片或冷热二极管)预先热交换地将所在环境的常温空气冷却降温,再将冷却后的空气导引输送至可直接或间接接触使用者体表的位置,以达到降温凉爽的功效;但由于所述的这些电子式致冷元件(致冷晶片或冷热二极管)受限于单位能量的致冷效率(40%至50%)较低,对于较大量冷却作用及外出携带型的空调需求,难以产生充分且令人满意的冷却能力,因此对于应用在外出携带且需长时间对空气进行冷却作用的场合,往往无法产生充足且令人满意的降温凉爽效果。
在中国台湾公告第M589457号专利案中,揭示了利用压缩机、蒸发器、膨胀阀、冷凝器等所组成的现有冷媒式空调系统,对环境空气进行冷却降温,再以该冷却降温后的空气吹向使用者体表,以达到降温凉爽的功效;此种利用冷媒循环间接冷却空气的装置,虽然具有较强的致冷效果,可将大量空气冷却降温,但冷媒的使用较易产生环保污染或机组污染等问题,且其整体结构复杂、体积庞大,致使携带使用较为不便且成本高昂,再者因整体系统的运作需耗用较大量的电力,随身携带使用并不便利,也不符合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各种传统可携式人体局部降温装置的缺失,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携式体表空气致冷方法,其是将一所在环境的常温空气,经压缩后形成一较高温的压缩空气,再以一管道输送该压缩空气,并在输送中对该较高温的压缩空气施以散热减温作业,随后该已散热减温的压缩空气在输送管道中,持续以和缓自行膨胀降压降温的形式,输送至一终端膨胀喷散位置,最终该压缩空气朝向使用者体表喷散体表附近的热空气层及进行最终的空气膨胀吸热的双重致冷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携式体表空气致冷方法,是将一所在环境的空气经压缩后形成一压缩空气,再以输送管道输送该压缩空气,并在输送过程中对该压缩空气施以散热减温作业,随后将该已减温的压缩空气,持续在输送管道中进行自行膨胀降压降温,并使该压缩空气被输送至一终端膨胀喷散位置,再将该压缩空气直接朝使用者体表喷散,以喷散该体表的热空气层,并进行压缩空气的最终膨胀吸热降温程序。
所述的可携式体表空气致冷方法,其中:所在环境的空气在进行压缩之前及压缩之后两者的至少其一增加一空气过滤程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德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德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88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