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作物栽培自动化管理操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00834.3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92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彦庆;刘娇;郭小倩;朱广龙;赵大球;陶俊;严霖玲;周桂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B49/06 | 分类号: | A01B49/06;A01C23/04;B05B15/25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郭璐 |
地址: | 225009 江苏省扬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作物 栽培 自动化 管理 操作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作物栽培自动化管理操作装置,包括底板、推手、第一套筒、第一活动杆、移动轮,底板的顶部左方安装有推手,底板的底部四角处均安装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内均滑动设有第一活动杆,每个第一活动杆的底部均安装有移动轮;底板的顶部安装有料箱;料箱内设有隔板,隔板将料箱分隔成混料室和动力室,混料室内设有混料箱,混料箱内设有混料机构,动力室内设有用于提供混料机构转动的动力机构;混料箱的底部连接有出料管;底板的底部设有翻地机构和覆土机构,出料管位于翻地机构和覆土机构的中间,且翻地机构、动力机构和覆土机构均由驱动电机作为驱动。本发明不仅能够提高施肥速度,还能够提高施肥均匀程度,节省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作物栽培自动化管理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农业是提供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农作物种植前,需要对土地施底肥,从而使土壤变得更加肥沃,农作物种植后能够茁壮成长,目前一般是由人工进行施肥,施肥时,将不同肥料用手进行混拌,然后用桶装着肥料,一手提桶,另一手抓起肥料撒向土壤表面,施肥效率低、施肥不均匀,且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农作物栽培自动化管理操作装置,施肥效率高,施肥均匀,大大降低了劳动者的工作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农作物栽培自动化管理操作装置,包括底板、推手、第一套筒、第一活动杆和移动轮,所述底板的顶部左方安装有推手,所述底板的底部四角处均安装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内均滑动设有第一活动杆,每个所述第一活动杆的底部均安装有移动轮;所述底板的顶部通过安装杆安装有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箱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料箱分隔成上部的混料室和下部的动力室,所述混料室内设有混料箱,所述混料箱内设有混料机构,所述动力室内设有用于提供所述混料机构转动的动力机构;所述混料箱的底部通过输料泵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贯穿所述底板;
所述底板的底部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双槽皮带轮,所述底板的底部前侧两侧对称设有两块第二竖板,两块所述第二竖板的底部均嵌入式安装有第二轴承座,两个所述第二轴承座之间转动连接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上安装有第二皮带轮和偏心轮,所述第二皮带轮与所述双槽皮带轮之间通过第二平皮带传动连接,所述偏心轮的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贯穿所述底板和所述料箱的底部,且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与所述动力机构固定连接;
所述偏心轮的左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与所述底板的底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推杆的左侧固设有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与所述第一推杆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推杆的顶部固设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底板的底部也为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推杆的左端固设有楔形块,所述楔形块的顶部滑动设有覆土机构;
所述底板的底部还安装有翻地机构,所述翻地机构位于所述驱动电机的右侧,且所述翻地机构与所述双槽皮带轮之间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偏心轮的外侧圆周上开设有一圈T型槽,所述T型槽内转动设有两个T型块,两个所述T型块均贯穿所述T型槽,位于左侧的T型块与所述第一推杆固定连接,位于右侧的T型块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料箱底部的两个第一滑动槽,每个所述第一滑动槽内均滑动设有第一滑动杆,两个所述第一滑动杆的顶部固设有第一移动板,所述第一移动板的前侧边缘处固设有第二移动板,所述第一移动板与所述第二移动板垂直设置,所述第二移动板的后侧面上固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上啮合设有多个第一大齿轮,每个所述第一大齿轮上均啮合设有第一小齿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08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