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前悬架系统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02575.8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24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潘迪;彭大祥;陈磊;王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B60G13/00;B62D21/09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林波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架 系统 车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悬架系统及车辆,属于汽车悬架技术领域。前悬架系统包括:转向节;上控制臂;副车架总成,包括左纵梁、右纵梁以及与左纵梁和右纵梁焊接连接的前横梁和后横梁;前横梁与左纵梁及右纵梁之间均形成有第一焊缝,第一焊缝与竖直平面呈夹角设置;第一下控制臂和第二下控制臂,第一下控制臂的一端与副车架总成连接,另一端与转向节通过球头销相连,第二下控制臂的一端与副车架总成连接,另一端与转向节也通过球头销相连;第一下控制臂和第二下控制臂的轴线交点为虚拟主销下点,虚拟主销下点低于副车架总成;前滑柱总成。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性强,且成型简单、抗变形能力强的前悬架系统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悬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悬架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悬架是保证车轮或者车桥与汽车承载系统(车架或者承载式车身)之间具有弹性联系并能够传递载荷、缓和冲击、衰减振动以及调节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车身位置等有关装置的总称。汽车悬架主要可以分为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两大类。
目前常规的独立悬架虽然在功能上都能够满足悬架设计要求,但是当车轮跳动时,车轮定位参数均会变化,车轮任何定位参数的变化都会对汽车操纵稳定性或者其他方面性能产生不利影响。此外,现有悬架系统的副车架往往采用铸铁工艺整体成型,模具成本高,成型难度大,质量重,且容易发生整体变形;一体成型式副车架所适用的车辆轮距也是特定的,导致整个前悬架系统的适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性强,且成型简单、抗变形能力强的前悬架系统及车辆。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前悬架系统,包括:
转向节;
上控制臂,连接所述转向节与车身;
副车架总成,呈口字型结构,包括左纵梁、右纵梁以及与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焊接连接的前横梁和后横梁;所述前横梁与所述左纵梁及所述右纵梁之间均形成有第一焊缝,两个所述第一焊缝相对于所述副车架总成的中轴线呈对称分布,且均为矩形结构;所述第一焊缝与竖直平面呈夹角设置;
第一下控制臂和第二下控制臂,所述第一下控制臂的一端与所述副车架总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向节通过球头销相连,所述第二下控制臂的一端与所述副车架总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向节也通过球头销相连;所述第一下控制臂和所述第二下控制臂的轴线交点为虚拟主销下点,所述虚拟主销下点低于所述副车架总成;
前滑柱总成,包括减震器,所述减震器连接车身和所述第二下控制臂。
可选地,所述第一焊缝与竖直平面的夹角呈45°。
可选地,所述转向节上设置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包括依次设置的球形分孔和柱形分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钢套,所述球头销插设于所述钢套内;
所述钢套包括依次连接的球形部和筒形部,所述球头销插入时,所述球形部的球状外壁与所述球形分孔的球状内壁相贴合,所述筒形部的柱状外壁与所述柱形分孔的柱状内壁相贴合。
可选地,所述球形部的外壁与所述筒形部的外壁之间圆滑过渡。
可选地,所述后横梁与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之间均设置有第二焊缝,所述第二焊缝也为矩形结构,且所述第二焊缝与竖直平面相平行。
可选地,所述副车架总成还包括左加强板和右加强板,所述左加强板和所述右加强板分别设于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的后侧,并均与车身纵梁连接。
可选地,所述上控制臂、所述第一下控制臂、所述第二下控制臂和所述转向节均采用锻铝制成。
可选地,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均为空心的铝制铸件,所述前横梁和后横梁均为铝型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25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及汽车
- 下一篇:一种舱顶灯安装支架及舱顶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