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鲟鱼鱼骨面的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3303.X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7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何大庆;赵振新;赵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L7/109 | 分类号: | A23L7/109;A23L17/00;A23L33/10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付钦伟 |
地址: | 550000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鲟鱼 鱼骨 制作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鲟鱼鱼骨面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新鲜剔出的鲟鱼骨烘干箱内烘干1‑2h;鲟鱼骨中加入干虾皮干磨成粉,制成粉料一;面粉配制,面粉由:高筋小麦粉、黄豆粉、红薯粉、玉米粉,各面粉的重量份配比为:由高筋小麦粉100‑150份,黄豆粉15‑20份,红薯粉20‑30份,玉米粉15‑20份支撑粉料三;再加入食盐0.3‑0.7%、碱面0.2‑0.4%混合均匀制成混合料;加入全蛋液5‑10%、水30‑40%和成面团;经轧辊制成面条。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对鲟鱼骨进行特定深加工处理,保留了鲟鱼骨的营养价值用于面制品的面条中,香味独特,更加劲道,可提升面制品的保健价值,对于处于生长阶段的青少年及注重保护骨骼的中老年人,起到良好的食补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鲟鱼鱼骨面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鲟鱼是世界上唯一生活在水中的活化石,是所有鱼类中营养价值最高的一种鱼类,含有大量的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等,中华国宝—鲟龙鱼(鲟鱼)起源于白垩纪时期,其寿命长达150年,最大个体1600公斤,是世界上最古老、生命力最强的生物,素有“鲟龙”、“水中活化石”、“软黄金”、“皇帝鱼”之称,与鲟鱼同时代的恐龙早在六千四百万年前就已灭绝,而鲟鱼却顽强地生存下来,并保留基因稳定、抗突变、代谢独特的性状,是世界上唯一生活在水中的活化石,是名副其实的“水中熊猫”。鲟鱼全身无刺,通体软骨,鲟鱼软骨含大量的骨胶原,是人体优质钙源,品质可媲美鲨鱼软骨,其含有30%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硫酸软骨素”,尤其含有鲨鱼软骨15~20倍的抗癌因子。自古有“鲨鱼翅、鲟鱼骨,食之延年益寿、滋阴壮阳”之说。
由于鲟鱼众多的优点,促使鲟鱼的人工养殖业日益繁荣,鲟鱼已逐渐用于食品、美容化妆品、生物药品等行业。在食品行业中已出现较多的鲟鱼面制品,现有技术通常是将鲟鱼肉添加至面制品中,有利于提高面制品的蛋白含量和营养价值。现已有通过添加高蛋白鱼肉提升面制品蛋白含量的报道,但是实用鲟鱼肉制得的鲟鱼面具有以下缺点(1)通常使用鲟鱼肉制作的面条为了提升其营养,而采用增加鱼肉比例的方式,但鱼肉加入面制品中需要先制成鱼糜,而鱼糜本身并不具有凝胶型、弹性等形成特点,添加量提升会影响面制品的面团成型,尤其制成面条等面制品,易造成面团过分松散松软,和面过程即不能很好的成团,后期出面干燥也会受影响,甚至造成面条断裂、干裂等问题;(2)添加鱼肉的面制品,受鱼肉自身特有的腥味影响,易对面制品口感造成影响。现有去腥调味料如料酒、醋等,作为液体去腥料,添加比例不严格,易在面制品制作中影响成团;而柠檬、蚝油等去腥料,不但不会增加产品风味和营养,还易掩盖鱼肉面制品所特有的鲜味,易影响面制品色泽和观感。
鲟鱼鱼骨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硫酸软骨素、氨基葡萄糖、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着可观的保健效果,尤其对关节疼痛,风湿病,骨质疏松等病症都有一定的预防和缓解作用,但目前利用率低。随着鲟鱼产量逐渐增长,亟待挖掘更多鲟鱼骨高价值化利用的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鲟鱼鱼骨的利用率高,具有明显的鲟鱼风味、面的色泽和弹性品质佳,制成面条断条率低、爽口不粘稠;营养丰富,克服面制品种类单一、营养缺乏的缺点的一种鲟鱼鱼骨面的制作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鲟鱼鱼骨面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新鲜剔出的鲟鱼骨在清水中浸泡、冲洗去除血水,置于阴凉通风处阴干2-4h,晾干后的鲟鱼骨放入烘干箱内烘干1-2h;
(2)将步骤(1)中烘干的鲟鱼骨中加入干虾皮,鲟鱼骨与虾皮的比例为20:1.5,将鲟鱼骨与虾皮搅拌混匀,将上述混合料在磨粉机中干磨成粉,制成粉料一,往粉料一中添加生姜粉制成粉料二,粉料一与生姜粉的比例为50:1-2;
(3)面粉配制,面粉由:高筋小麦粉、黄豆粉、红薯粉、玉米粉,各面粉的重量份配比为:
由高筋小麦粉100-150份,黄豆粉15-20份,红薯粉20-30份,玉米粉15-20份制成粉料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水产研究所,未经贵州省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33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