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解质膜的短路检查方法和电解质膜的短路检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3931.8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8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川西弘晃;山岸弘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R31/52 | 分类号: | G01R3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李秋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 质膜 短路 检查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解质膜的短路检查方法和电解质膜的短路检查装置。由短路检查装置(10)检查的电解质膜(16)的短路检查方法包括:获取工序,对位置彼此不同的多个限定范围(74)分别进行获取限定范围(74)的通电状态的处理,其中,所述限定范围(74)包括在比多个分割部位(72)的整体范围小的范围内彼此相邻的分割部位(72);和判定工序,根据多个限定范围(74)的通电状态,来判定在电解质膜(16)中是否存在短路部位(S)。据此,即使在电解质膜部件中彼此相邻的分割部位之间存在短路部位的情况下,也能够高精度地检测出在电解质膜中是否存在该短路部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解质膜的短路检查方法和电解质膜的短路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具有由一组电极催化剂层夹持电解质膜而成的电解质膜部件,其中,所述电解质膜由显示出质子传导性的固体高分子构成。例如,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8-160371号公开了一种通过对电解质膜部件通电来检查电解质膜是否存在短路部位的电解质膜的短路检查方法和电解质膜的短路检查装置。
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8-160371号的电解质膜的短路检查装置具有:与一个电极催化剂层电连接的多个第1测量端子部和与另一个电极催化剂层电连接的第2测量端子部。多个第1测量端子以彼此电绝缘的状态被配置成格子状。并且,在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8-160371号的电解质膜的短路检查方法中,对多个第1测量端子部与第2测量端子之间施加电压,以测量向电解质膜部件中与多个第1测量端子部相向的部位(多个分割部位)流动的电流。
发明内容
在上述那样的现有技术中,在通过沿面方向分割电解质膜部件而得到的多个分割部位(电解质膜部件的与多个第1测量端子部对应的部位)存在针孔(pin hole)等短路部位的情况下,能够高精度地检测出在电解质膜中是否存在该短路部位。然而,在电解质膜部件中彼此相邻的分割部位之间(电解质膜部件的与彼此相邻的第1测量端子部之间的绝缘部分相向的部位)存在短路部位的情况下,流过该短路部位的电流扩散并流向多个第1测量端子部。因此,存在无法高精度地检测出这样的短路部位的担忧。
本发明是考虑到这样的技术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解质膜的短路检查方法和电解质膜的短路检查装置,即使在电解质膜部件中彼此相邻的分割部位之间存在短路部位的情况下,也能够高精度地检测出在电解质膜中是否存在该短路部位。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为一种电解质膜的短路检查方法,通过对具有由固体高分子构成的电解质膜的电解质膜部件通电,来检查在所述电解质膜中是否存在短路部位,该电解质膜的短路检查方法包括:通电工序,经由配置在所述电解质膜部件的两个面上的一组测量端子部对沿面方向分割该电解质膜部件而得到的多个分割部位通电;获取工序,对位置彼此不同的多个限定范围的每一个进行获取所述限定范围的通电状态的处理,其中,所述限定范围包括在比所述多个分割部位的整体范围小的范围内彼此相邻的分割部位;和判定工序,根据在所述获取工序中获取的多个所述限定范围的所述通电状态,来判定在所述电解质膜中是否存在所述短路部位。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为一种电解质膜的短路检查装置,通过对具有由固体高分子构成的电解质膜部件通电,来检查在所述电解质膜中是否存在短路部位,该电解质膜的短路检查装置具有第1测量端子部、第2测量端子部、电源、获取部和判定部,其中,所述第1测量端子部和所述第2测量端子部用于夹持所述电解质膜部件;所述电源用于对所述第1测量端子部和所述第2测量端子部之间进行通电;所述获取部获取所述电解质膜部件的通电状态;所述判定部根据由所述获取部所获取的通电状态来判定在所述电解质膜中是否存在所述短路部位,所述第1测量端子部以彼此电绝缘的状态配置有多个,所述获取部获取限定范围的通电状态,其中,所述限定范围包括在比所述电解质膜部件中的与多个所述第1测量端子部相向的多个分割部位的整体范围小的范围内彼此相邻的分割部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39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体水彩颜料
- 下一篇:使用楼宇状态信息的楼宇自动化方法及相应的楼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