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reads深度进行目的基因外显子水平缺失检测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07070.0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573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曹善柏;马纪香;王晓林;张萌萌;郭璟;孙宏;楼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橡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橡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橡鑫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B30/00 | 分类号: | G16B30/00;G16B20/00;G16B45/00;G16B5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金田蕴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reads 深度 进行 目的 基因 外显子 水平 缺失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eads深度进行目的基因外显子水平缺失检测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S1,将参考基因组划分为多个bin,将reads比对到参考基因组上,并分别计算target区域和off‑target区域的每个bin内的平均reads深度和深度的log2值;S2,合并target区域和off‑target区域reads深度统计,并将其标准化;S3,对S2中标准化的结果根据第一阈值范围划分外显子水平的缺失结果,对于标准化后得到的log2根据第二阈值进行定义目的基因的缺失状态。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对目的基因外显子水平的缺失进行检测,还可以精确的检测出目的基因是杂合缺失或者是纯合缺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reads深度进行目的基因外显子水平缺失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IKZF1最常见的变异类型是大片段缺失,大多数情况下会导致IKZF1蛋白功能异常,不同外显子缺失导致不同异构体的形成。IKZF1基因缺失常见于B-ALL患者,尤其常见于Ph阳性ALL患者和Ph样(Ph-like)ALL患者,在儿童患者发生率约为15%,在成人患者发生率约为40%。大部分研究认为存在IKZF1基因缺失的B-ALL患者预后不良,这一不良预后影响也存在于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的Ph阳性ALL患者。根据国内外对IKZF1大量的研究,目前认为IKZF1为儿童ALL重要不良预后因素,而且这一指标已被纳入中国儿童ALL诊疗建议及NCCN指南。
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BCP-ALL中存在的复发性染色体畸变(例如BCR-ABL1融合或CRLF2重排)驱动白血病早期的发生发展。在BCR-ABL1阳性和CRLF2重排的BCP-ALL中经常观察到基因损伤导致淋巴样转录因子IKZF1失活。BCR-ABL1阳性和CRLF2重排的BCP-ALL与JAK1和JAK2激活突变相关。同样,IKZF1变异在具有激酶激活损伤的BCR-ABL1样ALL发生率较高,其中涉及ABL1/ ABL2,CSF1R,EPOR,JAK2和PDGFRB的重排,或影响FLT3,IL7R或SH2B3突变。总体而言,这些发现表明IKZF1功能的丧失与活化的酪氨酸激酶信号通路密切相关,后者与祖细胞B细胞增殖不凋亡有关。另外,IKZF1基因缺失和突变导致IKZF1功能丧失,从而影响多种途径,包括前B细胞受体信号转导,细胞粘附和增殖,代谢途径以及信号转导子和细胞表面受体。
目前临床上检测IKZF1缺失使用的方法多为多重连接探针依赖性扩增(MLPA)技术和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 CGH)。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 CGH)是检测DNA拷贝数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方法,是检测整个基因重排情况的有效方法,但并不能检测出拷贝数正常的染色体突变类型。多重链接依赖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drobe amplification,MLPA)是应用最广泛的检测基因DNA序列拷贝数异常的方法,是检测IKZF1外显子水平的缺失最常用的方法。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NGS技术可以一次测序同时实现点突变、缺失等多维度变异类型的检测。亟待开发基于测序技术的外显子水平缺失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基于reads深度进行目的基因外显子水平缺失检测的方法及装置,以提供一种能够准确检测目的基因外显子水平的缺失的方法或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橡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橡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橡鑫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橡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橡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橡鑫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70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