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据拟合的能耗管理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7850.5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3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国;王利军;马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奥利普自动化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8 | 分类号: | G06F30/18;G06F111/02;G06F111/10;G06F11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0 山东省青岛市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拟合 能耗 管理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数据拟合的能耗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建立产线系统水力、电力和气量网络的数学模型,并构建所述产线系统的计算分析模型;
步骤S2:根据预设周期获取对应时段的历史能耗数据及对应产值;
步骤S3:使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计算分析模型中对应的系数及常数值,并根据计算结果评估资源相对利用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拟合的能耗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水、电、气的产线系统由分布于一个区域内的水力系统、电力系统、天然气系统和水电气转换器件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数据拟合的能耗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建立产线系统水力、电力和气量网络的数学模型的过程为:确定系统构成,及水力、电力和气量网络分别建模,并将水电气转换器件联合建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拟合的能耗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计算分析模型为N=ax2+by2+cz2+d,其中x为水力消耗量,a为耗水影响系数,y为电力消耗量,b为耗电影响系数,z为气消耗量,c为耗气影响系数,d为其他因素影响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拟合的能耗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还包括,获取预设周期内的预评估能耗数据,根据分析模型计算获得预估产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数据拟合的能耗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耗数据包括耗水数据、耗电数据及耗气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拟合的能耗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指定区域内的预设设备的能耗数据;
根据所述能耗数据与对应的用量、时间、设备之间的关系;
建立能耗用量的分析模型,并以图表形式展示所述分析模型对应的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数据拟合的能耗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控制策略,所述控制策略包括控制时间、指定设备及控制规则;
获取系统当前时间,在系统当前时间满足所述控制时间,监控指定设备的实时能源参数;
根据控制规则发出控制指定设备的指令。
9.使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方法的基于数据拟合的能耗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型构建模块、数据收集模块及分析模块,所述模型构建模块连接数据收集模块,所述数据收集模块连接分析模块,
所述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建立产线系统水力、电力和气量网络的数学模型,并构建所述产线系统的计算分析模型;
所述数据收集模块,用于根据预设周期获取对应时段的历史能耗数据及对应产值;
所述分析模块,用于使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计算分析模型中对应的系数及常数值,并根据计算结果评估资源相对利用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数据拟合的能耗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告警模块,所述告警模块用于获取指定区域内的预设设备的能耗数据,并根据所述能耗数据与对应的用量、时间、设备之间的关系,建立能耗用量的分析模型,并以图表形式展示所述分析模型对应的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奥利普自动化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奥利普自动化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785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5G信号塔电配箱
- 下一篇:一种具有反恢复功能的引信刚性后坐保险机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