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门杆的通规检测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09920.0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77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王锋;金刚;马成;李昌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中达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0 | 分类号: | G01B5/00;G01B5/08;G01B5/20;G01B5/24 |
代理公司: | 武汉惠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3 | 代理人: | 童思明 |
地址: | 4383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门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门杆的通规检测装置及方法,属于气门检测技术领域。方法包括:(1)进料结构将气门放入套管检测机构,通过进料结构或下压结构将气门下压,如果气门能在规定的压力下向下穿过检测套管且气门杆的下端至卡板检测机构处,则为合格,反之,则不合格;(2)如果步骤(1)检测合格,检测卡板向前或向后运动,如果检测卡板能向前或向后越过气门杆的下端,则为合格,反之,则不合格;(3)如果步骤(2)检测合格,出料结构将套管检测机构中的气门取出并输出。套管检测机构可对气门的气门杆的弯曲度、气门杆的最大直径和气门头的锥度进行检测,卡板检测机构能对锁夹槽的外形和是否漏加工进行检测,可自动化地实现进料、检测和出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门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门杆的通规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发动机气门的作用是专门负责向发动机内输入空气并排出燃烧后的废气,气门通常包括气门杆与气门头,气门杆的端部同轴设置1-4个锁夹槽。气门加工完成后需要对气门杆与气门杆上的锁夹槽进行检测,如气门杆的外径是否符合要求、气门杆是否弯曲、锁夹槽的外形是否准确和锁夹槽是否漏加工等。现有技术中,通常由人工通过相应的检具进行,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门杆的通规检测装置及方法,套管检测机构可对气门的气门杆的弯曲度、气门杆的最大直径和气门头的锥度进行检测,卡板检测机构能对锁夹槽的外形和是否漏加工(需要设置1-4个锁夹槽)进行检测,可实现全自动化检测。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门杆的通规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左侧的进料结构、机架右侧的出料结构和机架1中部的检测结构,所述检测结构包括套管检测机构2、套管检测机构2正下方的卡板检测机构3和卡板检测机构3相邻上方的检测定位气动夹钳4;所述进料结构能将气门5向下放入套管检测机构2,所述出料结构能将套管检测机构2上的气门5取出并输出;所述套管检测机构2包括竖向设于机架1上的固定套管21、固定套管21上部的定位套22及固定套管21内下部的检测套管23,所述检测套管23的内壁模拟气门导管的内壁且其与标准气门杆同轴设置,所述机架1上且位于固定套管21的正上方设置或不设置下压结构;所述进料结构不具有下压功能时,所述下压结构将套管检测机构2上的气门5向下顶压;在进料结构具有下压功能时,所述进料结构将套管检测机构2上的气门5向下顶压;向下顶压气门5的压力为3-10N;所述卡板检测机构3包括机架1上的下固定座31、能在下固定座31上前后滑动的检测滑座32、检测滑座32上且沿左右向设置的检测卡板33、驱动检测滑座32前后运动的检测气缸34和检测卡板33上部且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卡口35;所述卡口35用于检测气门杆下端的锁夹槽,其位于检测套管23的正下方,其与气门杆下端的纵截面的形状相同且其左右两侧与标准气门杆之间的间距为10-20丝;所述检测定位气动夹钳4将气门杆夹紧并让气门杆的下端正对卡口35。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检测套管23为与标准气门杆同轴设置的圆管,其长度与气门导管的长度相同,其内径与气门导管的内径相同,其内壁与标准气门杆之间的间距为5-8丝。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固定套管21为与标准气门杆同轴设置的圆管,所述定位套22为与标准气门杆同轴设置的塑料圆管;气门头的锥角的外侧悬挂在定位套22的顶部;所述气门杆能向下穿过定位套22,其上部的待检测部位于检测套管23中,其下端位于卡口35的正前方或正后方;所述检测套管23可拆卸地设于固定套管21中,所述固定套管21下端设有将检测套管23锁紧在固定套管21中的锁紧螺母24,所述气门杆能向下穿过锁紧螺母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中达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中达智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99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