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感知识别技术的废弃电池拆分及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10278.8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87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于彦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海森控电气有限公司;北京瑞泓翔宏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42 | 分类号: | B07C5/342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曹雪娇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感知 识别 技术 废弃 电池 拆分 回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基于物联感知识别技术的废弃电池拆分及回收装置,基于物联感知识别技术的废弃电池拆分及回收装置,包括通过外形限位将电池同向单排输出的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的下方设有将电池连续输送的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的一侧设有四个推动特定型号电池脱离传送机构的弹出机构,所述弹出机构的一侧均设有相适配的外形识别机构。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将电池原料投入至上料机构中时电池均同向经底部下落,传送机构将电池持续传送,通过设置外形识别机构,对特定型号识别并发出电信号至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电迅速转动一固定角度带动顶杆将电池推入第一分选仓,再经圆度分选机构实现圆度分选,使用方便,筛选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回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物联感知识别技术的废弃电池拆分及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是一种以糊状电解液来产生直流电的化学电池(湿电池则为使用液态电解液的化学电池),干电池是一次性电池,是日常生活之中为普遍使用,以及轻便的电池。它们可以使用于很多电器用品上。
在对电池进行回收时候由于市面上的电池种类并不单一,例如常见的有1号、2号、5号以及7号,该四种型号电池直径均不相同,现有的一种池回收用型号筛分机构为通过次四种电池的尺寸差异通过振动分层的方式进行粗略筛分,但是此种方式实际使用时筛分精度较差,后续仍然需要进一步筛分,步骤繁琐,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基于物联感知识别技术的废弃电池拆分及回收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基于物联感知识别技术的废弃电池拆分及回收装置,包括通过外形限位将电池同向单排输出的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的下方设有将电池连续输送的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的一侧设有四个推动特定型号电池脱离传送机构的弹出机构,所述弹出机构的一侧均设有相适配的外形识别机构,所述传送机构远离弹出机构的对应侧设有承接经弹出机构弹出的电池的第一分选仓,所述第一分选仓的下方设有对第一分选仓下落的电池进行圆度分选的圆度分选机构;所述上料机构的内部设有若干排呈均匀分布的横杆,所述上料机构呈漏斗形;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一侧设有安装弹出机构的安装板;所述圆度分选机构包括四个呈均匀分布的滑板,所述滑板呈倾斜放置,所述滑板的下方设有承接圆度较差的第二分选仓,所述第二分选仓远离滑板的一侧设有第三分选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传送带的顶部刻设有呈均匀分布的限位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横杆的间距宽度小于最小型号电池的长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分选仓与第三分选仓远离滑板的一侧均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顶部呈三角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弹出机构包括滑动仓,所述滑动仓设于安装板正面,所述滑动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靠近传送机构的一侧设有顶杆,所述顶杆贯穿滑动仓延伸至滑动仓外侧,所述顶杆的外侧套设有弹簧,所述滑块的顶部主动连接有推动滑块在滑动仓内往复运动的摆杆,所述摆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与伺服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将电池原料投入至上料机构中时,电池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经过横杆的阻隔限位最终各个型号电池均通向单排的经底部下落,传送机构将自上料机构下落的电池持续传送,通过设置外形识别机构,检测电池一端面积的大小进而对特定型号识别并发出电信号至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电迅速转动一固定角度带动转动杆转动带动摆动杆推动滑块沿着滑动仓滑动通过顶杆将电池推离传送带,进入一侧的第一分选仓实现分离,在电池进入第一分选仓后,经过第一分选仓底部漏出,掉入对应的滑板上端,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滑板向下滚动,对于圆度较差的电池,其到达滑板下端的速度较小,将进入第二分选仓内,对于圆度较好的电池,在到达滑板下端时获得较大的初速度,脱离滑板后具有较大的水平位移,将进入第三分选仓内,进而实现基于特征识别的信号以及圆度分选,使用方便,筛选高效。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海森控电气有限公司;北京瑞泓翔宏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海森控电气有限公司;北京瑞泓翔宏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02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