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西洋参内生菌发酵制备溶栓酶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11613.6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6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朱大恒;郭敏;谷萌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02;C12N9/56;C12R1/1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西洋参 内生菌 发酵 制备 溶栓酶 方法 | ||
1.一株产溶栓酶的菌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sp.)CG1,分离自西洋参根部,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邮编:430072,保藏日期为2020年6月19日,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022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sp.)CG1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操作:
(1)菌株分离:取西洋参鲜根,去除须根,自来水冲洗5min,用滤纸吸干水分后,用75%乙醇浸泡1min,后用2%NaClO浸泡4min,再用50%乙醇冲洗30s,然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用无菌滤纸吸干根部表面水分,用无菌剪刀去除表皮及边缘组织后,剪成0.3cm×0.3cm的小块,等间距接入NA、PDA培养基中,分别于37℃、28℃恒温培养箱中倒置培养;
(2)菌株纯化和保藏:待根块边缘长出菌落后,挑取单菌落或孢子,接种于新的平板上培养,如此重复6次,得到单一菌落的内生菌平板;将分离纯化得到的内生菌接种至对应的斜面培养基中,待菌落完全长出后,保存于4℃冰箱;
(3)菌株筛选
初筛:将西洋参内生菌点在初筛平板上,28℃培养2-4天,选取产生透明圈的菌株用于复筛;所述初筛平板为脱脂奶粉50.0g/L溶于蒸馏水中,115℃灭菌15min;琼脂粉15.0g/L溶于蒸馏水中,121℃灭菌20min,冷却后混合均匀,取20mL倒入平板凝固而成;
复筛:将初筛选出的菌株用接种环挑取单菌落接种至装有50mL种子培养基的150mL三角瓶中,30℃、180r/min恒温震荡培养12h,制备种子液;取2%(v/v)种子液接种至装有50mL发酵培养基的150mL三角瓶中,30℃恒温震荡培养48h,发酵液在4℃、10000r/min条件下离心10min,取上清液备用;用直径3mm的打孔器打孔纤维蛋白平板,取10uL上清液注入孔中,以无菌生理盐水做对照,将纤维蛋白平板置于37℃恒温培养箱孵育18h后取出观察是否有透明圈产生,根据透明圈直径计算发酵液溶栓酶活力,筛选获得产溶栓酶的菌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sp.)CG1在发酵制备溶菌酶中的应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用按如下步骤操作:
(1)斜面培养:将菌株CG1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NA)培养基中,于37℃恒温培养24-48h,待菌落完全长出后,获得菌体斜面;
(2)种子培养:从步骤(1)菌体斜面上挑取菌体接种至种子培养基中恒温震荡培养12-18h,制得CG1种子液;
(3)发酵产酶:将步骤(2)获得的种子液接入发酵培养基中,于28-38℃,150-200r/min的条件下,震荡发酵培养32-42h,获得CG1溶栓酶粗酶液。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用按如下步骤操作:
(1)斜面培养:将菌株CG1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NA)培养基中,于37℃恒温培养37h,待菌落完全长出后,获得菌体斜面;
(2)种子培养:从步骤(1)菌体斜面上挑取菌体接种至种子培养基中恒温震荡培养15h,制得CG1种子液;
(3)发酵产酶:将步骤(2)获得种子液接入发酵培养基中,于32℃,187r/min的条件下,震荡培养37h,获得CG1溶栓酶粗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161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磨球热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凝灰岩碎石湿法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