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椰枣组培中抑制内生菌及材料褐化的培养基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11869.7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90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徐中亮;张宁;王义;符海泉;王富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地址: | 571300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椰枣 组培中 抑制 内生菌 材料 培养基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椰枣组培中抑制内生菌及材料褐化的培养基,包括试剂A、试剂B和试剂C;所述试剂A为含山农一号Ⅰ型杀菌剂的1/2MS盐溶液;所述试剂B为含山农一号Ⅲ型杀菌剂、植物凝胶、蔗糖、谷氨酰胺、盐酸吡哆醇、烟酸、6‑苄氨基腺嘌呤、异戊烯基腺嘌呤、2,4‑二氯苯氧乙酸、噻苯隆、萘乙酸、聚乙烯吡咯烷酮、乙烷磺酸一水和活性炭的MS盐溶液;所述试剂C为含植物凝胶、蔗糖、谷氨酰胺、盐酸吡哆醇、烟酸、肌醇、6‑苄氨基腺嘌呤、异戊烯基腺嘌呤、2,4‑二氯苯氧乙酸、萘乙酸、聚乙烯吡咯烷酮、乙烷磺酸一水和活性炭的MS盐溶液。本发明能够在培养过程中抑制内生菌的滋生,将内生菌污染率控制在9%以下,将外植体的褐化率控制在13%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生物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椰枣组培过程中抑制内生菌及材料褐化的培养基及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椰枣树是多年生热带棕榈植物,雌雄异株,是阿拉伯国家的重要木本粮食作物。椰枣可以采用种子繁殖后代,但由于其是雌雄异株的植物,处于高度杂合状态,这种繁殖方法在生产上会丧失亲本的目标性状,不能很好的保证母株的优良特性和果实特征。
目前在国际上,蘖苗分枝和组织培养是椰枣苗繁殖的主要方法,每株椰枣苗在其生长周期内,分蘖苗繁殖数量在15-25株,繁殖数量严重受限,其中椰枣种苗商业化生产主要依靠组培苗,椰枣作为棕榈科作物,组培周期漫长,过程繁琐复杂,组培成本高,在国际市场上,每株椰枣组培苗平均售价达到50美金。在一个组培流程中,外植体接种的30天内是内生菌感染的高发期,70-90天是材料褐化的高发期,这些问题都造成科研材料的极大浪费。椰枣作为外来引进物种,国内椰枣资源种类和数量相对匮乏,椰枣材料显得尤为珍贵,抑制内生菌、控制褐化率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存利用组培材料,应用于生产实践可以极大降低组培成本。
但是,目前国内外在椰枣组培工作方面,没有关于此项技术的使用和记载。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在椰枣组培过程中抑制内生菌并防止材料褐化的培养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椰枣组培中抑制内生菌及材料褐化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本发明椰枣组培中抑制内生菌及材料褐化的培养基可以抑制组培过程中内生菌的污染率及材料褐化率。以椰枣茎尖生长组织为外植体,使外植体在保持高分化能力的前提下实现脱毒处理,在培养过程中,外植体内生菌污染率控制在9%以下,褐化率控制在13%以下,诱导率85%以上,组培材料利用率87%以上,最大程度的提高了科研材料的利用率,缩短了诱导周期,降低了组培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椰枣组培中抑制内生菌及材料褐化的培养基,包括试剂A、试剂B和试剂C;
所述试剂A为含山农一号Ⅰ型杀菌剂的1/2MS盐溶液;
所述试剂B为含山农一号Ⅲ型杀菌剂、植物凝胶、蔗糖、谷氨酰胺、盐酸吡哆醇、烟酸、6-苄氨基腺嘌呤、异戊烯基腺嘌呤、2,4-二氯苯氧乙酸、噻苯隆、萘乙酸、聚乙烯吡咯烷酮、乙烷磺酸一水和活性炭的MS盐溶液;
所述试剂C为含植物凝胶、蔗糖、谷氨酰胺、盐酸吡哆醇、烟酸、肌醇、6-苄氨基腺嘌呤、异戊烯基腺嘌呤、2,4-二氯苯氧乙酸、萘乙酸、聚乙烯吡咯烷酮、乙烷磺酸一水和活性炭的MS盐溶液;
且,试剂A中所述山农一号Ⅰ型杀菌剂终浓度为1-5%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18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速公路桥梁的支座垫石模板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具有改进的冷却的旋转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