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能装置及一种轨道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13719.X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5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罗超;赵红军;庄润雨;杨航;杨世杰;赵文平;王赵美;吴胜权;张雷;穆俊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19/04 | 分类号: | B61F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新知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7 | 代理人: | 马军芳;张艳 |
地址: | 063035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轨道 车辆 | ||
1.一种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向件;
吸能元件,所述吸能元件具有导向腔和用以进行缓冲的胞元缓冲腔,所述导向件穿入所述导向腔,所述导向腔沿所述吸能元件的长度方向设置;
用于接收撞击的第一承载件和用于与车体连接的第二承载件,所述第一承载件和第二承载件分别套装在所述导向件上、所述吸能元件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当碰撞时所述吸能元件能够沿所述导向件的长度方向被压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元件包括:
中空壳体;
胞元缓冲壳体,所述胞元缓冲壳体沿长度方向设于所述中空壳体的内部,所述胞元缓冲壳体的内壁和所述中空壳体形成所述导向腔,所述胞元缓冲壳体的外壁与所述中空壳体形成所述胞元缓冲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胞元缓冲壳体的中心线与所述中空壳体的中心线平行设置;至少两个所述胞元缓冲壳体沿所述中空壳体的轴心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胞元缓冲壳体为十字形壳体,所述十字形壳体的外壁与所述中空壳体形成四个所述胞元缓冲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件在受到撞击时,沿所述导向件移动压缩所述吸能元件以发生塑性变形;所述第一承载件和所述第二承载件均分别设有限位槽,以对所述吸能元件的周向转动和轴向移动进行限位;
所述吸能元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承载件和第二承载件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吸能元件可拆卸的固定连接的防爬齿组件,所述防爬齿组件包括:
防爬齿;
用以固定所述防爬齿的安装肋板,所述安装肋板经所述第一承载件与所述吸能元件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安装肋板还包括端盖,用以与所述导向件的端部套装固定,所述端盖与所述安装肋板间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安装法兰,所述安装法兰套装于所述导向件上,且与所述第二承载件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法兰设有用于与车体固定的固定安装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爬齿与所述安装肋板焊接固定,所述防爬齿包括:
若干个相互平行设置的防爬齿板,相邻所述防爬齿板间均分别设有卡接固定的卡接件和形成预设间隔的隔板,所述卡接件的两侧分别设有卡接凸起,任一所述防爬齿板均设有与所述卡接凸起配合的的卡接槽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元件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吸能元件分别设于所述安装肋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且沿所述安装肋板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所述吸能元件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方形或八边形;所述吸能元件为金属或非金属或复合材质吸能元件。
10.一种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吸能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371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遥感技术定位水质监控浮筒
- 下一篇:一种互联网智能控制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