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悬索桥锚碇前锚室装配式顶盖板及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16173.3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8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汪威;杨光武;郑亚鹏;梅新咏;刘科峰;刘奇顺;邹明伟;李林;邹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彭程程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索桥 锚碇前锚室 装配式 盖板 施工工艺 | ||
1.一种悬索桥锚碇前锚室装配式顶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H型钢(1),其两端分别固定架设于前锚室(4)侧壁(41)的预留槽口(42)内,其中一个翼板朝上;
预制板(2),其贴合设置于H型钢(1)顶面;
现浇层(3),其浇筑于预制板(2)顶面,并且封住预留槽口(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索桥锚碇前锚室装配式顶盖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长钉(5),其一端固定于H型钢(1)顶面,另一端向上伸出预制板(2)并部分埋设于现浇层(3)内;
短钉(6),其一端固定于H型钢(1)顶面,另一端埋设于预制板(2)内;
所述长钉(5)和短钉(6)在H型钢(1)顶部均匀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索桥锚碇前锚室装配式顶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钢(1)两端设置有端封板(11)、端腹板(12)和端底板(13);
所述端封板(11)设置于H型钢(1)的端面,且同时垂直于H型钢(1)的腹板以及翼板;
所述端腹板(12)由H型钢(1)的腹板向外延伸形成;
所述端底板(13)由H型钢(1)的位于底部的翼板向外延伸形成;
所述端封板(11)、端腹板(12)和端底板(13)均和现浇层(3)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悬索桥锚碇前锚室装配式顶盖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钉(7),所述侧钉(7)垂直设置于端封板(11)、端腹板(12)以及端底板(13)的表面;
设置于所述端封板(11)的侧钉(7)垂直指向远离H型钢(1)的方向;
设置于所述端腹板(12)的侧钉(7)垂直指向端腹板(12)向外的方向;
设置于所述端底板(13)的侧钉(7)指向竖直向上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悬索桥锚碇前锚室装配式顶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端腹板(12)上设置有圆孔(121),所述前锚室(4)侧壁(41)内的钢筋穿过所述圆孔(121)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索桥锚碇前锚室装配式顶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板(2)内设置有:
横向钢筋(21),其于预制板(2)内横向设置且相互之间等间隔排列;
纵向钢筋(22),其于预制板(2)内纵向设置且相互之间等间隔排列;
连接箍筋(23),其位于预制板(2)四边,并且部分埋入预制板(2),另一部分埋入现浇层(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索桥锚碇前锚室装配式顶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层(3)顶面还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包括:
非固化橡胶涂料层,设置于现浇层(3)顶面,厚度为1-3mm;
防水卷材层,设置于非固化橡胶涂料层顶面,厚度为3-5mm;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层,设置于防水卷材层的顶面,纤维掺量至少1kg/m3,厚度为3-8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索桥锚碇前锚室装配式顶盖板,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预制板(2)的顶面之间通过铝板(24)密封,相邻预制板(2)之间的缝隙中填充有环氧砂浆密封。
9.一种悬索桥锚碇前锚室装配式顶盖板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S1.预制H型钢(1)和预制板(2),并将H型钢(1)和预制板(2)贴合在一起形成结合梁;
S2.设置前锚室(4),将前锚室(4)侧墙上设置预留槽口(42);
S3.当前锚室(4)施工完成后,将H型钢(1)和预制板(2)贴合形成的结合梁盖设在前锚室(4)顶部,并且将H型钢(1)置入预留槽口(42)内;
S4.先浇筑预留槽口(42),待预留槽口(42)的混凝土强度和龄期达到预设值后,再分块浇筑预制板(2)顶面,待预制板(2)顶面的混凝土强度和龄期达到预设值后,预制板(2)顶面的混凝土和预留槽口(42)的混凝土与现浇层(3)形成整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悬索桥锚碇前锚室装配式顶盖板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H型钢(1)两端设置有端封板(11)、端腹板(12)和端底板(13),以及所述侧腹板上设置有圆孔(121)时,所述步骤S2还进行:
S21:在前锚室(4)开设预留槽口(42)后,预留槽口(42)内两侧的侧墙主筋不连接;
所述步骤S3还进行:
S31:将预留槽口(42)内两侧的侧墙主筋穿过圆孔(121),并且互相搭接;
S32:将预制板(2)和侧墙主筋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617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