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道通断控制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16802.2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40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冯亚利;马腾飞;牛锐;易怀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4 | 分类号: | F16K1/14;F16K1/32;F16K1/36;F16K1/46;F16K31/60;F16K17/04;F16K41/04 |
代理公司: | 洛阳华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03 | 代理人: | 刘亚莉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道通断 控制 开关 | ||
1.一种流道通断控制开关,包括主壳体(1),主壳体(1)内为液体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流道内包括中心线重合且内径不同的外段(101)、内段(102),主壳体(1)壁上滑动穿设有密封杆(3),密封杆(3)上的限位端(301)用以控制液体流道的通断;
密封杆(3)的另一端位于主壳体(1)外侧并固接有手柄(10),手柄(10)端面与主壳体(1)外壁之间设有对手柄(10)施加弹力使得限位端(301)处于内段(102)中的弹性部件;
手柄(10)周向外侧套设有与主壳体(1)一体设置的环形凸台(107),手柄滑动设置在环形凸台(107)内,环形凸台(107)外滑动套设有螺帽(7),螺帽(7)与主壳体外壁之间设有对螺帽(7)施加弹力的弹性部件,环形凸台(107)端部外壁设有用于挡止螺帽(7)的卡簧(9),环形凸台(107)上围绕同一中心点分布有通孔I(108),通孔I(108)内滑动嵌套有锁紧件;
限位端(301)位于内段(102)时,液体流道被关断,钢珠(8)被手柄(10)挤出并抵在螺帽(7)上,防止螺帽(7)回弹,限位端(301)位于外段(101)时,钢珠(8)卡在手柄(10)上,螺帽(7)内壁压在钢珠上,卡紧手柄(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道通断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一端为进液接口(11)、另一端为出液接口(12),两者的中心线相互垂直并交汇于主壳体(1)的内腔(1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流道通断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段(101)、内段(102)位于进液接口(11)与内腔(104)之间,外段(101)靠近进液接口(11)。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流道通断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端(301)包括设置在其外表面的密封胶圈(2),密封胶圈(2)在自然状态下外径大于内段(102)的内径,在挤压状态下,密封胶圈(2)随限位端(301)在内段(102)中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道通断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杆(3)滑动设置在主壳体(1)壁上的通孔II(105)内,通孔II(105)内壁开槽,槽中嵌套有隔离胶圈(4),防止开关打开时漏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道通断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0)端面与主壳体(1)外壁之间的弹性部件为回复弹簧(5),回复弹簧(5)套设在密封杆(3)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或6所述的一种流道通断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0)外壁开设分布有钢珠槽(1001),钢珠槽(1001)随手柄(10)滑动至正对通孔I(108)时,钢珠(8)落入钢珠槽(1001)内,同时螺帽(7)在与其接触的弹性部件推动下向外移动,且内壁抵在钢珠(8)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道通断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帽(7)与主壳体(1)外壁之间的弹性部件为螺帽弹簧(6),螺帽弹簧(6)套设在环形凸台(107)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流道通断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帽(7)内壁设有凸起(701),螺帽弹簧(6)一端抵在凸起(701)的一侧端面,在开关打开时,凸起(701)的内壁抵在钢珠(8)上,另一侧端面抵在卡簧(9)上,在开关关断时,凸起(701)的内壁与环形凸台(107)外壁接触,另一侧端面抵在钢珠(8)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8或9所述的一种流道通断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帽(7)在靠近主壳体(1)外壁的端部设有便于推拉的环形圆台(7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680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