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1-E疫苗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17226.3 | 申请日: | 202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37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左建宏;黄佳璐;张豫;张明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9/215 | 分类号: | A61K39/215;A61K39/39;A61P31/14;C07K14/165;C07K1/22;C12N15/50;C12N15/70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郝明琴 |
地址: | 421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冠状病毒 s1 疫苗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1‑E疫苗及其制备方法。该疫苗包括S1‑E蛋白,由两个独立的单一蛋白融合而成,其中S1是新型冠状病毒表面最凸起的结构,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而包膜蛋白E拥有高度的保守性。本发明的S1‑E疫苗,各组分相互协调补充,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安全性和生物学活性,能够诱导机体产生高滴度的中和抗体,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生长,可有效预防感染SARS‑CoV‑2。而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于纯化,安全性高,疫苗可较快的应用于临床试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制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1-E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SARS-COV-2具有高度传染性,主要通过黏膜传播。SARS-CoV-2与SARS病毒相似,均属于冠状病毒,但其碱基序列和结构与SARS病毒不同。目前还没有治疗SARS-CoV-2感染的专门药物,而且只有一小部分患者可以从免疫系统的影响中恢复。面对找到治愈方法的困难,研制疫苗已成为当务之急。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共有200多个疫苗开发项目,包括传统疫苗(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其中,重组亚单位疫苗是利用微生物(抗原)的某种表面结构成分诱导机体产生不含核酸的抗体的一种疫苗。这些结构可以包括某些多糖、蛋白质或表位,但它们不包括整个病原体。在亚单位疫苗的基础上,负载纳米粒子形成纳米疫苗,这也是疫苗设计的一种流行方式。
PLGA是最成功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之一。作为抗原交付系统,它有很多优点:(I)PLGA拥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Ⅱ)FDA和欧洲医疗机构批准的药物输送系统,用于肠外给药(Ⅲ)描述的充分的准备和生产方法适用于各种各样的药物,如亲水或疏水分子或大分子,(Ⅳ)可减少疫苗抗原的降解,(Ⅴ)可持续释放的可能性,(Ⅵ)可改变表面性质,提供隐形和/或与生物材料更好的相互作用等。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极强,致病性高的问题。全病毒结构的疫苗并不能保证其安全性,可能使接种对象产生无效抗体。无效抗体的产生往往对应对病毒感染不能起到有利作用甚至会导致依赖性感染增强现象和增强呼吸系统疾病等副作用。而单一蛋白的亚单位疫苗可能没有很好的免疫原性,或者在一些新型冠状病毒突变株感染时面临失效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1-E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1-E疫苗,包括S1-E蛋白,所述S1-E蛋白的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 NO.1所示。
进一步的,所述S1-E蛋白的浓度为0.1-0.2g/L。
进一步的,所述S1-E蛋白由新型冠状病毒突刺蛋白S1亚基位点的受体结合域融合包膜蛋白E而成,所述白S1亚基位点的受体结合域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包膜蛋白E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所述S1-E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新型冠状病毒S1-E疫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合成S1-E蛋白的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步骤S2,将步骤S1得到的S1-E蛋白的编码基因克隆到质粒载体中;
步骤S3,将步骤S2的质粒载体转化到表达系统;
步骤S4,将步骤S3构建的表达系统的生物接种培养,进行重组S1-E蛋白表达,得到所述S1-E蛋白;
步骤S5,提取纯化步骤S4得到S1-E蛋白;
步骤S6,将步骤S5得到的高纯度的S1-E蛋白与佐剂混合孵育,形成稳定的混合物,沉淀、水洗和冻干,即得所述S1-E疫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大学,未经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72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