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纤维素/碳纳米管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18786.0 | 申请日: | 202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9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宾月珍;樊明帅;王海;胡朝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湘潭中微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1/02;C08K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杨金娟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素 纳米 复合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纤维素/碳纳米管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替叠层设置的纤维素层和碳纳米管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素/碳纳米管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层的厚度为1~3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纤维素/碳纳米管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层的层数为2~15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纤维素/碳纳米管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层中的纤维素为微纤化纤维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纤维素/碳纳米管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纤化纤维素的直径为0.1~1.0μm,长度大于2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素/碳纳米管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层的厚度为1~5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纤维素/碳纳米管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层的层数为1~14层。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纤维素/碳纳米管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滤膜表面交替过滤纤维素水分散液和碳纳米管水分散液,除去滤膜,得到纤维素/碳纳米管复合薄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水分散液的浓度为0.1~2mg/mL;所述碳纳米管水分散液的浓度为0.1~1.5mg/mL。
10.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纤维素/碳纳米管复合薄膜或权利要求8~9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纤维素/碳纳米管复合薄膜在电磁屏蔽、焦耳加热、导热、电催化、电池材料或传感器领域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湘潭中微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大连理工大学;湘潭中微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878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