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19011.5 | 申请日: | 202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53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张银斌;张兴国;陈贵全;胡显阳;杨勇攀;李创彬;曾少辉;陈永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02 | 分类号: | F27D1/02;F27D1/16;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唐菲 |
地址: | 5121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灰 窑顶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涉及工业窑炉技术领域。施工方法包括:获得扇形状的多个第一预制块、至少两组预制组块,每组预制组块包括两个扇形状的第二预制块,两个第二预制块相邻的一侧边均开设有构成排烟口的半圆孔;将多个第一预制块、预制组块分别吊装至中心烟囱的周向且低于中心烟囱的加料口,并拼接并形成围设在中心烟囱周向的锥台结构,每组预制组块的两个半圆孔对接形成圆形的排烟口,采用钢带围扎箍紧;封堵中心烟囱伸出锥台结构且高于加料口的一端,施工简单,且能够延长得到的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在高温热烟气下的使用寿命,避免泄漏冒尘,同时保证安装在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的设备稳定运行。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业窑炉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气烧石灰竖窑是属冶金工业窑炉,是当今石灰煅烧热工装备之一,属直筒式窑型,采用上、下两排各布置10个周边套筒式烧嘴,以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等气体为燃料生产活性石灰,其具有可利用低热值煤气,窑炉龄8年以上,投资小、建设周期短的优势,是钢铁冶金行业石灰生产的主要窑型之一。气烧石灰竖窑以煤气为燃料,并配以助燃风的工艺,生产过程中产生较大量的热烟气,其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热烟气温度高达650℃,且含有大量的粗颗粒性粉尘,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长期受高温含尘烟气的机械冲刷和装料过程中的机械振动,极易造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热膨胀热烟气外逸,造成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冒尘和炙烤、烧损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机械、电气设备。
为保护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设备和工艺气流控制,现有的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多采用的是一种组合式锥台预制块,如图1以及图2所示,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10a是由组合的6件单件重量约800kg的预制件111围砌成锥台结构110,锥台结构110的外侧被支撑外脚120限制移动,锥台结构110的中心装有耐热钢材质的烟气导流的中心烟囱100,从而实现热烟气集中从中心烟囱引流外排,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上述设置方式易造成预制件裂变受损,并与中心烟囱间挤压出50mm的间隙150,致使含有粉尘的热烟气从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10a外逸喷出,对安装在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10a的设备造成高温炙烤而变形损坏,同时加料时易造成热烟气瞬间外逸飘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能够改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的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获得扇形状的多个第一预制块,第一预制块的厚度为170-230mm,顶部弧长为600-650mm,底部弧长为1300-1400mm,重量大于550kg且不大于650kg。
获得至少两组预制组块,每组预制组块包括两个扇形状的第二预制块,第二预制块与第一预制块的厚度、顶部弧长、底部弧长均相同,第二预制块的重量小于第一预制块的重量且不小于550kg,两个第二预制块相邻的一侧边均开设有构成排烟口的半径为280-320mm的半圆孔。
将多个第一预制块、预制组块分别吊装至中心烟囱的周向且低于中心烟囱的加料口,使多个第一预制块、预制组块在气烧石灰竖窑的窑体的顶端拼接并形成围设在中心烟囱周向的锥台结构,且每组预制组块的两个半圆孔对接形成圆形的排烟口,然后采用钢带围扎箍紧。封堵中心烟囱伸出锥台结构且高于加料口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90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