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ED显示器件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19182.8 | 申请日: | 202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81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黄守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振宇 |
主分类号: | H01L33/14 | 分类号: | H01L33/14;H01L27/1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黎坚怡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显示 器件 | ||
1.一种LED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显示器件包括发光外延片,所述发光外延片包括:
有源层;
第一电流扩散层和第二电流扩散层,分别设置于所述有源层的相对两侧;
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流扩散层背离所述有源层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流扩散层背离所述有源层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以阵列方式排布的多个像素电极;
其中,所述第一电流扩散层的厚度和电阻率设置成使得:在所述LED显示器件正常工作时,所述第一电流扩散层的横向电流扩散长度满足其中Ls为所述第一电流扩散层的横向电流扩散长度,D1为相邻设置的所述像素电极的边缘之间的最短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流扩散层的横向电流扩散长度Ls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k为玻尔兹曼常数,T为热力学温度,e为电子电量,t为所述第一电流扩散层的厚度,ρ为所述第一电流扩散层的电阻率,J0为在所述LED显示器件正常工作时所述像素电极所覆盖的第一电流扩散层内的电流密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流扩散层的电阻率大于或等于0.1Ω·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流扩散层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μ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流扩散层的电阻率大于或等于0.5Ω·cm,所述第一电流扩散层的厚度小于或等于0.5μ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流扩散层的电阻率大于或等于1Ω·cm,所述第一电流扩散层的厚度小于或等于0.1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D1≤20μ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其中D2为相邻设置的所述像素电极的几何中心之间的间距。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显示器件进一步包括驱动背板,所述驱动背板包括背板主体以及以阵列方式排布于所述背板主体上的多个开关器件,其中,每个所述像素电极电连接至对应的所述开关器件,以由所连接的所述开关器件提供驱动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LED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背板与所述发光外延片键合固定;
所述像素电极形成于所述背板主体上,并在所述驱动背板与所述发光外延片键合固定时与所述第一电流扩散层形成导电接触;或者,
所述像素电极形成于所述第一电流扩散层上,所述驱动背板进一步包括以阵列方式排布于所述背板主体上的多个键合电极,每个所述键合电极电连接至对应的所述开关器件,并与对应的所述像素电极对位键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LED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背板以生长方式形成于所述发光外延片一侧;
所述像素电极形成于所述第一电流扩散层上,以生长方式形成所述驱动背板时,所述开关器件对应于所述像素电极的位置生长形成;
所述LED显示器件进一步包括背板衬底,位于所述背板主体远离所述像素电极一侧,且与所述背板主体键合固定。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流扩散层和第二电流扩散层中的一个为N型半导体层,另一个为P型半导体层,所述第二电极层为公共电极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振宇,未经蒋振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918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