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牵引梁型材结构、牵引梁、车体及轨道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19397.X | 申请日: | 202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65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孙现广;蔡军爽;刘龙玺;尹晴;田洪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7/04 | 分类号: | B61D17/04;B61D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建利 |
地址: | 2661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牵引 梁型材 结构 车体 轨道 车辆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牵引梁型材结构、牵引梁、车体及轨道车辆。该牵引梁型材结构包括沿车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并列延伸的一对T型梁,各所述T型梁的第一端适于连接车钩连接座,各所述T型梁的第二端适于连接地板,各所述T型梁均从第一端至第二端的延伸方向上朝向所述地板弯曲形成流线型结构。本发明提供一种牵引梁型材结构,能够简化牵引梁组成结构,减少组焊焊缝,提高牵引梁的结构强度及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牵引梁型材结构、牵引梁、车体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牵引梁作为车体重要的承载结构,其结构合理性对车体的整体强度极其重要。现有轨道车辆的牵引梁采用“目”字型型材组焊而成,这种结构形式的牵引梁不仅断面占用空间大,重量重,而且补强结构多,焊缝多。现有结构的牵引梁,为了实现与地面的装配,需要将端部地板分成左中右三部分,不仅增加了小单元作业难度,而且增加了地板与牵引梁的焊缝,进而影响地板与牵引梁装配后的结构强度及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牵引梁型材结构,能够简化牵引梁组成结构,减少组焊焊缝,提高牵引梁的结构强度及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牵引梁型材结构,包括:
一对T型梁,沿车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并列延伸,各所述T型梁的第一端适于连接车钩连接座,各所述T型梁的第二端适于连接地板,各所述T型梁均从第一端至第二端的延伸方向上朝向所述地板弯曲形成流线型结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牵引梁型材结构,各所述T型梁均包括垂直设置的平板和立板,所述平板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平板段和第二平板段,所述第一平板段的第一端适于连接所述车钩连接座的顶部,所述第一平板段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平板段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平板段从第一端至第二端朝向所述地板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平板段平行连接于所述地板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牵引梁型材结构,所述平板的厚度大于所述立板的厚度;所述立板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立板部和第二立板部,所述第一立板部连接所述平板,所述第二立板部远离所述平板,且所述第一立板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立板部的厚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牵引梁型材结构,所述第一平板段与所述第二平板段之间设有圆弧过渡连接段。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牵引梁,包括:
牵引梁型材结构,为上述实施例的牵引梁型材结构;
两个连接板,与两个所述T型梁一一对应设置,各所述连接板均连接在所述T型梁的立板、所述地板和所述车钩连接座之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牵引梁,还包括连接在两个所述T型梁之间的第一补强板,所述第一补强板位于所述T型梁的中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牵引梁,还包括连接在两个所述T型梁之间的第二补强板,所述第二补强板位于所述T型梁上远离所述车钩连接座的位置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牵引梁,还包括两个第三补强板,两个所述第三补强板对应设置于两个所述T型梁的外侧,且各所述第三补强板均位于所述T型梁上远离所述车钩连接座的位置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体,包括:
地板;
车钩连接座,安装于所述地板上;
牵引梁,安装于所述地板上,所述牵引梁为上述实施例的牵引梁,所述牵引梁的一端与所述地板的端面相平齐,所述牵引梁的另一端与所述车钩连接座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体,所述地板上设有与所述牵引梁中的T型梁一一对应的两个安装竖筋,各所述安装竖筋上朝向所述T型梁的一侧设有搭接槽,所述T型梁的立板与所述搭接槽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93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的混凝土抗渗性能试验用仪器
- 下一篇:氦离子化检测器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