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貂蛙抗菌肽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20025.9 | 申请日: | 202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6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桦;张丽君;吴卫佳;唐勇军;刘小龙;林瑞鑫;罗子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K14/435 | 分类号: | C07K14/435;C12N15/12;C12N15/70;C12N15/6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7 | 代理人: | 李成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貂 抗菌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水貂蛙抗菌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抗菌肽多聚体的设计:所述水貂蛙抗菌肽为[D4K]B2RP,所述[D4K]B2RP的序列为GIWKTIKSMGKVFAGKILQNL,并在该序列的3′端加入氨基酸形成[D4K]B2RPR,将[D4K]B2RPR与[D4K]B2RPR之间通过Gly和Arg连接,进行多次重复串联,形成抗菌肽多聚体[D4K]B2RPRM;
抗菌肽多聚体的融合表达:将所述抗菌肽多聚体[D4K]B2RPRM连接至PGEX-4T-2载体上,并与PGEX-4T-2载体自带的融合蛋白GST标签进行融合表达出抗菌肽多聚体融合蛋白,且所述抗菌肽多聚体[D4K]B2RPRM与融合蛋白GST标签之间通过Gly和Arg进行连接;
水解与去除标签:将所述抗菌肽多聚体融合蛋白通过凝血酶进行水解,上GST标签亲和层析柱,去除GST标签,得到抗菌肽单体[D4K]B2RPR。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水貂蛙抗菌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4K]B2RPR进行四次重复串联,形成所述抗菌肽多聚体[D4K]B2RPRM的氨基酸序列为GIWKTIKSMGKVFAGKILQNLRGIWKTIKSMGKVFAGKILQNLRGIWKTIKSMGKVFAGKILQNLRGIWKTIKSMGKVFAGKILQNLR。
3.根据权利要求2的一种水貂蛙抗菌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偏好密码子优化:将设计好的所述抗菌肽多聚体[D4K]B2RPRM的氨基酸序列基于大肠杆菌进行偏好密码子优化,并进行核苷酸序列合成,并在所述核苷酸序列两端引入BamHI和EcoRI位点。
4.根据权利要求3的一种水貂蛙抗菌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肽多聚体[D4K]B2RPRM的氨基酸序列基于大肠杆菌进行偏好密码子优化得到核苷酸序列如SEQ1。
5.根据权利要求4的一种水貂蛙抗菌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通过双酶切和PCR进行重组子验证:在所述核苷酸序列两端引入BamHI和EcoRI位点,并设计一对引物进行重组子鉴定,其中上游引物位于抗菌肽多聚体上,下游引物位于PGEX-4T-2载体上;然后将含抗菌肽多聚体[D4K]B2RPRM基因序列的载体和PGEX-4T-2载体均用BamHI和EcoRI双酶切,酶切产物回收并连接,进行PCR鉴定。
6.根据权利要求5的一种水貂蛙抗菌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扩增片段大小为368bp,且引物核苷酸序列分别如下:
F:5'——ATCAAAAGCATGGGCAAGGTT——3';
R:5'——CCACCTGACGTCTAAGAAACCATT——3';
所述重组子以F、R为引物进行PCR反应,PCR产物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
7.根据权利要求3的一种水貂蛙抗菌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肽多聚体的融合表达步骤中,利用PGEX-4T-2载体上的酶切位点BamHI和EcoRI将所述核苷酸序列插入到PGEX-4T-2载体,并导入大肠杆菌BL21中。
8.根据权利要求7的一种水貂蛙抗菌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有所述核苷酸序列的大肠杆菌BL21,转入2*YT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并待OD600数值接近1.5的时候加入IPTG,进行诱导培养6个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8的一种水貂蛙抗菌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与去除标签步骤中,将诱导培养6个小时后的产物通过GST标签亲和层析,获得纯化后的抗菌肽多聚体融合蛋白。
10.将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水貂蛙抗菌肽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抗菌肽[D4K]B2RPR应用于抗生素的替代药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002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运动目标曲线控制数据构造方法
- 下一篇:基于强化学习的自动化珩车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