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芯片设计数据的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20665.X | 申请日: | 202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71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蔡元元;仇元红;王志钢;穆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98 | 分类号: | G06F30/398;G06F115/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杨东明;金学来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自***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芯片 设计 数据 处理 方法 电子设备 计算机 可读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芯片设计数据的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该方法包括配置芯片基板版图设计程序的第一工艺参数,其中,第一工艺参数适配于PCB板级设计程序的第二工艺参数;基于第一工艺参数,执行芯片基板版图设计程序,以获取导电图形源数据;对导电图形源数据进行适配于PCB板级设计程序的参数字符处理,以生成处理后的导电图形源数据并进行输出。本发明能够将芯片封装基板设计和BALL MAP设计都在芯片基板版图设计程序中进行,能够实现芯片基板版图设计程序和PCB板级设计程序之间的数据复用,从而提升了整个芯片基板设计的效率和准确率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芯片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芯片设计数据的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芯片封装基板Substrate(简称SUB)可为芯片提供电连接、保护、支撑、散热、组装等功效,以实现多引脚化,缩小封装产品体积、改善电性能及散热性、超高密度或多芯片模块化的目的。
目前,芯片封装基板设计和BALL MAP(指芯片信号引脚的分布图)设计属于不同的设计团队,芯片封装基板设计是在芯片基板版图设计程序中进行的,由于平台项目设计是需要在PCB板级设计程序中进行的,BALL MAP设计也需要是在PCB板级设计程序中进行。因此,设计参数需要多次转换导出和导入的过程,需要重新生成PCB(印刷电路板)板级封装来支撑BALL MAP的排布和Fan Out设计(指芯片的打孔布线设计)。
但是采用目前的设计方式,无法及时反馈给芯片基板设计工程师关于PCB板级封装BALL MAP设计需要调整的方案以及参数,由于不在同一个版图设计平台,沟通的效率和精准度也有所降低,增加了需要人为主观判断的风险因素,从而导致芯片基板设计的效率和准确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芯片基板设计的效率和准确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种芯片设计数据的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芯片设计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
配置芯片基板版图设计程序的第一工艺参数,其中,所述第一工艺参数适配于PCB板级设计程序的第二工艺参数;
基于所述第一工艺参数,执行所述芯片基板版图设计程序,以获取导电图形源数据;以及
对所述导电图形源数据进行适配于所述PCB板级设计程序的参数字符处理,以生成处理后的导电图形源数据并进行输出。
可选地,所述第一工艺参数包括第一叠层信息;
所述配置芯片基板版图设计程序的第一工艺参数的步骤,包括:
配置芯片基板版图设计程序的第一叠层信息,以将所述第一叠层信息适配于PCB板级设计程序的第二叠层信息。
可选地,所述执行所述芯片基板版图设计程序的步骤,包括:
执行所述芯片基板版图设计程序中的PCB板级封装BALL MAP排布。
可选地,所述执行所述芯片基板版图设计程序,以获取导电图形源数据的步骤,还包括:
执行所述芯片基板版图设计程序中的PCB板级封装BALL MAP排布和Fan Out设计,以获取导电图形源数据。
可选地,还包括:
接收芯片接口资料信息及IP布局规划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工艺参数,根据所述芯片接口资料信息及所述IP(半导体IP核(知识产权核))布局规划信息执行所述芯片基板版图设计程序,以获取导电图形源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06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机械结构的随机数生成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堵塞超细沙回收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