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刺速生刺参品系的选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26017.5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4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刘石林;林承刚;孙景春;孙丽娜;邢丽丽;茹小尚;张立斌;杨红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30 | 分类号: | A01K61/3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26607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速生 刺参 品系 选育 方法 | ||
1.一种多刺速生刺参品系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于第一年11月份(当月的1-30日均可)收集山东威海、烟台、青岛三个中国海域内一种或二种以上的野生刺参群体,从中选择个体体重为200g以上(优选240-300g)、棘刺数量在40个以上(优选46-60个之间)的健康个体300头以上(优选400-600头)作为基础群体;
2)将基础群体转移至亲参培育车间进行越冬促熟培育,人工调控,促进亲参雌、雄性腺发育同步化;
3)在第二年的4-5月,于精/卵排放前进行亲参第二次筛选,去除体重小于300g的个体,其余个体参与子一代苗种繁育;
4)利用阴干20-30min、流水15-20min或升温3-4℃(于基础温度15-16℃的基础上再升温)处理条件中一种或二种以上刺激亲参排放精/卵,足量充气,使水体溶解氧含量保持在5mg/L以上(优选5-7mg/L之间),并通过控制每头亲参的精/卵排放时间,(即从亲参开始排放性产物开始计时,雄性亲参排精4-5min、雌性亲参排卵9-10min,将亲参捞出水体),从而控制对子一代群体生物多样性的贡献率;
5)子一代苗种经过10-12个月的室内中间培育,筛选生长速度快的大规格个体留种,选择强度控制在5%以内(优选3-4%),并于第三年的4-5月份转移至池塘围隔进行隔离养殖;
6)于第四年的11月,以个体体重为200g以上(优选240-300g)、棘刺数量在40个以上(优选46-60个)为标准,从池塘围隔筛选子一代留种亲参,选择强度控制在5%以内(优选3-4%),留种亲参个体数量在300头以上(优选400-800头);
7)重复2)-6)的工作步骤,实施累代选育,连续选育4个世代以上(优选5-6个世代),达到国家水产新品种申报标准,获得具有多刺速生性状遗传稳定的刺参新品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刺速生刺参品系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所述的个体棘刺数量在40个以上的健康个体是有6排棘刺的刺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刺速生刺参品系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所述促进亲参雌、雄性腺发育同步化的目的是使每个亲本具有同等的机会参与下一代的繁殖;
将亲参群体置于同一培育环境中,通过温度(5-16℃)、光照(0-20lx)、水质环境(溶解氧5-7mg/L、pH7.8-8.2、盐度29-31)和饵料(亲参配合饵料)等条件进行人工综合调控,经过3-4个月的逐步升温,(即从5-9℃之间的某个温度开始,每15-20天升温1℃,直至水温达到15-16℃之间,并维持15-16℃的水温到精/卵排放),使性腺发育成熟并达到同步化的目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刺速生刺参品系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3)所述性腺发育成熟的标准为随机取样的亲参经解剖后,雄性性腺乳白色、分枝粗壮饱满,镜检原精液精子摆动速度快(稀释1000倍的精子曲线运动速度达90μm/s以上);雌性性腺橘红色或橘黄色,镜检卵子发育整齐、卵径均在160μm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刺速生刺参品系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4)所述足量充气,目的是使精、卵在水体中及时分散并分布均匀,有均等的机会参与受精;所述并通过控制每头亲参的精/卵排放时间控制对子一代生物多样性的贡献率在于,雄性个体排精时间控制在4-5分钟,雌雄个体排卵时间控制在9-10分钟,使每头亲参体内质量最好的精、卵参与下一代的受精,且具有相同的贡献率,保持下一代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刺速生刺参品系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5)所述筛选生长速度快的大规格个体留种,选择强度控制在5%以内(优选3-4%),是选择1龄参群体中规格最大且个体数量在群体中占比低于5%的那部分个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601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