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奥氏体晶粒度腐蚀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26902.3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0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熊飞;刘斌;宋畅;赵江涛;何亚元;杜明;韩荣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2 | 分类号: | G01N3/32;G01N1/2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张继东 |
地址: | 43008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奥氏体 晶粒 腐蚀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奥氏体腐蚀方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奥氏体晶粒度腐蚀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试样;将试样利用夹具固定后在粗磨机上进行粗磨;将粗磨后的试样用水冲洗干净后利用夹具安装在精磨机上进行精磨;精磨完成后,将试样清洗后利用夹具固定在精磨机上进行抛光;抛光完成后,将试样取下进行酒精超声清洗,并吹干。本发明奥氏体晶粒度腐蚀方法,采用机械磨抛过程来实现奥氏体晶粒度的腐蚀,不涉及腐蚀试剂的调配,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奥氏体腐蚀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奥氏体晶粒度腐蚀方法。
背景技术
奥氏体晶粒度对钢材的生产及加工性能有着较大影响。因此,对于奥氏体晶粒度的检验是后续研究的基础。目前针对奥氏体晶粒度,有着各种各样的腐蚀方法,主要有化学腐蚀法和高温激光显微镜法以及渗碳法等,但以上方法有以下弊端:
1、化学腐蚀法涉及到不同钢种采用不同的腐蚀试剂,配比繁复,并且不同浓度和腐蚀时间对腐蚀效果影响较大,不易于快速有效的腐蚀出奥氏体晶粒度;
2、高温激光显微镜法主要是设备受限,并且仅适用于金属材料在加热到Ac3点以上奥氏体单相区域内的奥氏体晶粒尺寸测量;
3、渗碳法主要也是设备受限,并且对过程不好管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奥氏体晶粒度腐蚀方法,采用机械磨抛过程来实现奥氏体晶粒度的腐蚀,不涉及腐蚀试剂的调配,操作简单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奥氏体晶粒度腐蚀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制备试样;
B)将试样利用夹具固定后在粗磨机上进行粗磨;
C)将粗磨后的试样用水冲洗干净后利用夹具安装在精磨机上进行精磨;
D)精磨完成后,将试样清洗后利用夹具固定在精磨机上进行抛光;
E)抛光完成后,将试样取下进行酒精超声清洗,并吹干。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制备试样按照GB/T13298-1991标准进行取样,并在司特尔镶嵌机上进行镶制。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采用100~130N的压力、130~170r/min的转速对试样进行粗磨。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精磨包括如下步骤:
C1)安装220的磨片后,采用100~130N的压力、转盘与夹具均130~170r/min的转速(二者同速反向旋转)来对试样进行第一轮精磨,磨制时间4~6min;
C2)将220磨片更换成500的磨片后,采用100~130N的压力、转盘与夹具均130~170r/min的转速(二者同速反向旋转)来对试样进行第二轮精磨,磨制时间4~6min;
C3)将500磨片更换成1200的磨片后,采用100~130N的压力、转盘与夹具均130~170r/min的转速(二者同速反向旋转)来对试样进行第三轮精磨,磨制时间4~6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D)中,抛光包括如下步骤:
D1)取下磨片,换上9um的抛光盘,将试样清洗后利用夹具固定在精磨机上进行第一轮抛光,抛光液采用9um的悬浮液,抛光时,压力采用90~110N,转盘与夹具均140~160r/min的转速(二者同向旋转),抛光时间4~6min;
D2)第一轮抛光后,将9um抛光盘换成3um抛光盘,将试样清洗后利用夹具固定在精磨机上进行第二轮抛光,抛光液采用3um的悬浮液,抛光时,压力采用90~110N,转盘与夹具均140~160r/min的转速(二者同向旋转),抛光时间4~6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69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