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氮废水处理系统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27236.5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1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胡海冬;施元基;任洪强;张徐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0 | 代理人: | 刘婷 |
地址: | 2100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废水处理 系统 工艺 | ||
1.一种有机氮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串联的微氧水解酸化池(1)、两级A/O泥膜混合池(2)、高效沉淀池(3)、反硝化滤池(4)以及活性炭吸附罐(5),
所述微氧水解酸化池(1)底部设有曝气装置(11)和多孔式布水排泥系统(12),中部填充污泥形成污泥床(13),顶部设有带三角堰(14)的汇水槽(15)和排气管(16),所述汇水槽(15)上设有连接至所述两级A/O泥膜混合池(2)的导流管一(17),
所述两级A/O泥膜混合池(2)由A1段(21)、O1段(22)、A2段(23)、O2段(24)合建,每段分为两格,格间和段间均由隔墙(25)隔开,隔墙一侧设有出水孔(26)作为导流通道,所述A1段(21)和A2段(22)池壁两侧均设有搅拌器(27),A1段(21)池壁上部设有与导流管一(17)连接的进水管一(28),池壁底部设有污泥回流管(29),所述O1段(23)和O2段(24)底部铺设有带有微孔曝气盘(210)的曝气管道(211),O2段(24)内投加有悬浮填料(212),中部设有连接至A1段(21)的内回流管(213),以及连接至二沉池的导流管二(214),导流管二(214)内侧设有滤网罩(215),
所述高效沉淀池(3)由混和区(31)、絮凝区(32)和沉淀区(33)组成,所述混合区(31)上部设有聚合硫酸铁加药管(34)以及与二沉池出水口连接的进水口(35),中间设有搅拌机(36),底部设有与絮凝区(32)连接的导流通道(37),所述絮凝区(32)上部设有聚丙烯酰胺加药管(38),中部设有带搅拌机的导流筒(39),导流筒(39)通过导流管(310)与混凝区(31)连接,底部设有污泥回流管(311),所述沉淀区(33)上部设有斜管组件(312)、三角堰(14)以及带有导流管三(314)的汇水槽(315),底部设有刮泥机(316)和污泥浓缩槽(317),所述污泥浓缩槽(317)内设有连接至絮凝区(32)的污泥回流管(318)及排泥管(319),
所述反硝化滤池(4)顶部平行设置带有三角堰(14)的反冲洗排水槽(42)和带有三角堰(14)的出水槽(44),反冲洗排水槽(42)底部设置反冲洗排水管(45),出水槽(44)底部设置与活性炭吸附罐(5)连接的导流管四(46),反硝化滤池(4)中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滤料层(47)、承托层(48)和带有长柄滤头(49)的滤板(410),底部设置进水渠(411),所述进水渠(411)两侧设置反冲洗进气管(412)、进水管二(413)、反冲洗进水管(414)和放空管(415),
所述活性炭吸附罐(5)顶部设置与导流管四(46)连接的进水管三(51),进水管三(51)接有筛管布水器(52),中部设置吸附层(53)和带有短柄滤头(54)的滤板(55),罐体侧面设置取样孔(56)及排炭管(57),底部设置排水管(5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氮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1段(21)容积为O1段(22)的43%-90%,A2段(23)容积为O2段(24)的30%-56%,A2+O2段占总容积的49%-6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填料(212)为三层空心圆柱体,通体褶皱状,同心圆间由叶片间隔支撑使填料横断面呈梯形斜波,比表面积为500m2/m3-1000m2/m3,外圈圆柱直径为20mm-30mm,填充率为30%-5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氮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组件(312)的斜管直径为50mm-100mm,斜管倾角为60°,斜管斜长为600-150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氮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料层(47)为陶粒滤料,粒径为3mm-5mm,比表面积4×104cm2/g-6×104cm2/g,孔隙率≥40%,填装高度为2.5m-4m,所述承托层(48)为砾石,密度2.5g/cm3-2.7g/cm3,厚度≤3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723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