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红外热点的绝缘子检测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28132.6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46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欣然;符传福;张瑞恩;陈晓琳;符小桃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N21/8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 |
地址: | 570100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红外 热点 绝缘子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热点的绝缘子检测装置及方法,通过在安装架上设置横向夹紧装置和周向套紧装置,以实现将安装架固定于绝缘子串两端。通过设置行走机构和环形半圆轨道,使环形半圆轨道在行走机构的驱动下在安装架上进行直线运动,以带动环形半圆轨道内的环形半圆转块进行直线运动,使环形半圆转块上的红外测温传感器能够对绝缘子串进行移动检测;同时,通过设置弧形延伸架和驱动组件,并结合弹性推动组件来实现环形半圆转块在环形半圆轨道内部和外部进行转动,以使红外测温传感器能够进行转动,并结合行走机构来实现红外测温传感器在绝缘子串的外部进行螺旋转动的方式来对绝缘子串进行检测,有效提高绝缘子串的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绝缘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红外热点的绝缘子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海洋战略”的实施,南方沿海广大区域的战略意义日益凸显,智能电网关键基础设施建设也正加快推进。海南省地处我国的最南端,四周环海,是我国唯一具有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的省份,具有高温、高湿、高辐照、高盐密,强台风、强降雨、强雷暴的显著气候环境特点,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其复杂的环境因素容易使电力设备出现凝露、发热、腐蚀、老化、绝缘、长霉等现象,导致电力设备出现受潮、绝缘失效、短路、爬电、污闪、断电、漏电,机构故障,动作机构无法正常动作等故障,严重时会引发电网事故,影响电网安全运行。已有统计数据显示环境因素引起产品在寿命期内的故障占总故障数的50%。
对于由硅橡胶伞套及芯棒材料制成的复合绝缘子受复杂外界环境的影响尤为严重,在电晕放电、紫外线辐射、湿热以及重污秽等因素的作用下会发生老化。经过几年或十几年的老化,复合绝缘子绝缘性能、机械性能、憎水性能及防污性能逐渐下降,并开始出现闪络、断裂、异常发热等事故。其中,异常发热是近年来在电网中发生得最为频繁的复合绝缘子事故,事故调查结果表明,复合绝缘子异常发热事故与绝缘子伞套及芯棒的老化密切相关,且部分异常发热绝缘子存在断裂的风险。2011年,广西省发生一起复合绝缘子酥朽断裂事故,南方电网对全网复合绝缘子进行了红外测温检查,发现多条线路存在大量复合绝缘子异常发热现象,其中3条500kV线路的异常发热复合绝缘子数量超过10%。2004年北京超高压公司500kV安北线复合绝缘子发现异常发热现象,2010年罗百I线1支复合绝缘子距高压端约1.5m处发现异常发热现象,约1个月后该复合绝缘子发生酥朽断裂;因此,高压复合绝缘子在日常维护中需要定期进行检测,以防止上述事件的发生;但是现有技术对高压线路的复合绝缘子的检测效率较低,需要攀爬高压线路进行检测,且由于绝缘子串一般较长,数量较多,且紧挨着,检测人员的可操作性低,不能完全针对每个复合绝缘子进行系统检测,从而造成检测的效果不佳且易出现复合绝缘子局部漏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热点的绝缘子检测装置及方法,旨在解决上述高压线路的复合绝缘子检测效率低和易出现复合绝缘子局部漏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红外热点的绝缘子检测装置,包括安装架、横向夹紧装置、周向套紧装置、行走机构、环形半圆轨道、弧形延伸架以及环形半圆转块,所述横向夹紧装置和所述周向套紧装置设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横向夹紧装置与所述周向套紧装置传动连接;所述行走机构设于所述安装架上端,所述环形半圆轨道连接于所述行走机构上;所述环形半圆转块通过驱动组件转动设于所述环形半圆轨道内;所述环形半圆转块上设有用于检测的红外测温传感器;所述弧形延伸架位于所述环形半圆轨道内,所述环形半圆转块通过弹性推动组件来带动所述弧形延伸架在所述环形半圆轨道内转动伸出,所述环形半圆转块通过反向回位组件来驱动所述弧形延伸架收纳进入所述环形半圆轨道内。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无人机,所述安装架上设有连接盘,所述安装架通过所述连接盘与所述无人机可拆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81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