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生产用加压整形和高温老化一体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31721.X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15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刘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立一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04;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覃钊雄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生产 加压 整形 高温 老化 一体化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电池生产用加压整形和高温老化一体化装置,它包括设置于平带输送装置后侧且从左往右顺次设置的第一机器人手臂、整形装置、第二机器人手臂和高温老化装置以及设置于平带输送装置左侧的料台;高温老化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液压滑台、动力单元、加热箱和设置于加热箱上的模拟装置,加热箱的前端部设置有开口,开口的顶部经合页铰接有箱门,加热箱的底表面焊接于主轴上,加热箱的后侧外壁上固设有纵向油缸,纵向油缸活塞杆贯穿加热箱且延伸于加热箱的前侧,延伸端上固设有底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能够模拟出电池在实际使用环境条件下的性能、减轻工人工作强度、提高电池整平效率、提高电池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生产的技术领域,特别是电池生产用加压整形和高温老化一体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板状电池(主要为锂电池)是性能卓越的新一代绿色高能电池,因其具有高电压、高容量、低消耗、无 记忆效应、无公害、体积小、内阻小、自放电少、循环次数多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纯电动汽 车、混合动力装置、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以及船舶、轨道交通、太阳能、风力发电系统等众多 民用及军事领域。尤其是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对锂电池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电池的生产工序为:将初步成型出的带凸包(56)的半成品电池输送到整形工位中,其中半成品电池的结构如图1~2所示,通过整形装置上的液压油缸的压头压凸包(56)的顶部,以将半成品电池整平;整平后,工人将电池输送到加热箱内,通过加热箱内的加热装置升高温度,在45~50℃的温度下老化1~3天,到点后,将半成品电池从加热箱内取出并常温搁置一段时间,当半成品电池常温冷却后,工人将所有的半成品电池整齐的摆放在工作台上,工人通过跳动表对各个半成品电池的顶表面进行打表,以判断在高温老化下,电池的厚度是否发生变化,若被检测的电池有发生变化,则说明该电池的性能不达标,从而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将其剔除;若被检测的电池的厚度没有发生变化,则说明该电池为合格品,工人将合格品电池片输送到包装工段中,从而最终实现了从半成品电池到成品电池的加工。然而,现有的整形装置和加热箱虽然能够分别对电池整平和高温老化测试,但是在电池生产车间中,工人们仍然会发现以下缺陷:1、在整平工序中,难以快速确保半成品电池上的凸包刚好定位在液压油缸的压头的正下方,即需要工人多次调整半成品电池的水平位置,才能确保凸包(56)处于压头的正下方,这无疑是延长了半成品电池的定位时间,进而降低了对电池的整平效率,进而降低了电池的生产效率。2、需要人工将整平后的半成品电池摆放到加热箱内,而加热箱内温度较高,这无疑是使工人在高温条件下工作,进而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3、在进行高温老化试验过程中,半成品电池在加热箱内始终处于静止状态的,而电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是处于颠簸状态无规律震动的,因此现有的高温老化装置无法模拟出电池在实际使用环境条件下的性能,因而存在试验不严谨,导致大量的非合格电池仍然流出到市面上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能够模拟出电池在实际使用环境条件下的性能、减轻工人工作强度、提高电池整平效率、提高电池生产效率的电池生产用加压整形和高温老化一体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电池生产用加压整形和高温老化一体化装置,它包括设置于平带输送装置后侧且从左往右顺次设置的第一机器人手臂、整形装置、第二机器人手臂和高温老化装置以及设置于平带输送装置左侧的料台,料台上堆叠有多个半成品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立一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立一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17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