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林草搭配信息遥感提取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33551.9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1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周广胜;王树东;汲玉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T7/11 | 分类号: | G06T7/11;G06T7/136;G06V20/10;G06V10/764;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文清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搭配 信息 遥感 提取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林草搭配信息遥感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的光学遥感影像、微波影像以及预设时间段内植被生长旺盛期的时间序列光学遥感影像;
基于所述光学遥感影像,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的林草搭配区域,并对所述林草搭配区域进行分割以及对所述林草搭配区域内的植被进行分类,得到所述林草搭配区域中的若干斑块,每个斑块的第一林草搭配信息包括林地、草地以及林草混合;
基于每个斑块内各像元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确定每个斑块的地形起伏指数,并基于每个斑块的第一林草搭配信息、每个斑块的地形起伏指数、所述微波影像以及所述时间序列光学遥感影像,确定每个斑块的实际林草搭配信息;
所述基于每个斑块的第一林草搭配信息、每个斑块的地形起伏指数、所述微波影像以及所述时间序列光学遥感影像,确定每个斑块的实际林草搭配信息,具体包括:
若判断获知所述若干斑块中的第一类斑块的地形起伏指数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基于所述微波影像,确定所述第一类斑块的后向散射系数;
基于所述后向散射系数,确定所述第一类斑块的第二林草搭配信息,并基于所述第一类斑块的第一林草搭配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类斑块的第二林草搭配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类斑块的实际林草搭配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林草搭配信息遥感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类斑块的第一林草搭配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类斑块的第二林草搭配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类斑块的实际林草搭配信息,具体包括:
采用相同的赋值方式,分别对所述第一林草搭配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林草搭配信息进行赋值,并基于赋值的结果,确定所述第一类斑块的实际林草搭配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林草搭配信息遥感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每个斑块的第一林草搭配信息、每个斑块的地形起伏指数、所述微波影像以及所述时间序列光学遥感影像,确定每个斑块的实际林草搭配信息,还具体包括:
若判断获知所述若干斑块中的第二类斑块的地形起伏指数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基于所述时间序列光学遥感影像内每一时间点处的光学遥感影像,计算所述第二类斑块在每一时间点处的第一类归一化植被指数均值以及所述第二类斑块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类归一化植被指数均值;
基于所述第一类归一化植被指数均值以及所述第二类归一化植被指数均值,计算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二类斑块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变化系数;
基于所述归一化植被指数变化系数,确定所述第二类斑块的第三林草搭配信息,并基于所述第二类斑块的第一林草搭配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类斑块的第三林草搭配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类斑块的实际林草搭配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林草搭配信息遥感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光学遥感影像,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的林草搭配区域,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光学遥感影像中每一景遥感影像中每一像元处的各波段反射率,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水体区域、农田区域以及非植被区域;
在所述目标区域上,对所述水体区域、所述农田区域以及所述非植被区域进行掩膜处理,得到所述林草搭配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林草搭配信息遥感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光学遥感影像中每一景遥感影像中每一像元处的各波段反射率,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水体区域、农田区域以及非植被区域,具体包括:
对于所述光学遥感影像中的任一景遥感影像,若判断获知所述任一景遥感影像中仅包含有4个波段,则基于所述任一景遥感影像中每一像元处的红外波段反射率、红光波段反射率以及绿光波段反射率,确定所述水体区域;否则,
若判断获知所述任一景遥感影像中包含有超过4个波段,则基于所述任一景遥感影像中每一像元处的短波红外波段反射率以及绿光波段反射率,确定所述水体区域;
基于每一景遥感影像中每一像元处的红外波段反射率、红光波段反射率以及绿光波段反射率,确定每一景遥感影像中每一像元处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并基于每一景遥感影像中每一像元处的归一化植被指数,确定所述农田区域以及所述非植被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未经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355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