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面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40356.9 | 申请日: | 202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21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秦应化;刘传磊;刘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鼎纳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00 | 分类号: | B07C5/00;B07C5/10;B07C5/02;B07C5/36;B07C5/38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陆金星 |
地址: | 215024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面 检测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面检测设备,包括机箱、第一搬运模组、第二搬运模组、检测装置、移载模组、分料盒和控制系统;所述第一搬运模组包括第一吸料装置,所述第二搬运模组包括第二吸料装置,所述移载模组包括第一移载装置和第二移载装置,所述第一移载装置上设置有第一承座,所述第二移载装置上设置有第二承座,所述第一移载装置和第二移载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三吸料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底面相机、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本发明整体运行过程流畅无需停顿,自动化程度高;通过设置底面相机、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对产品的多方面、多尺寸进行2D和3D检测,检测程度更高;能够同时对多个产品进行移载和检测,检测和移载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面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精密零件行业中,对产品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这就需要在对产品进行加工作业的前后对零件进行多尺寸、多方向测量管控;由于使用人工肉眼检测会存在较大的误差,效率低下,同时,当产品体积较小或形状较为不规范时,人工容易漏检。现阶段加工检测过程通常采用单台影像仪对工件进行检测,而现有的影像仪只能测量单面尺寸,测量好后再人工进行切换,在针对大批量检测时,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高,检测效率低下,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中国专利CN112007868A公开了一种芯片电容器检测设备,包括用于芯片电容器上料的上料装置,用于检测芯片电容器电性能的电性能检测装置,用于收纳电性能不良品的电性能不良品料盘,用于测试芯片电容器外观的外观检测装置,用于收纳传送检测合格的芯片电容器的合格品下料装置,用于收纳外观不良品的外观不良料盘,用于吸附抓取芯片电容器,并转动变换芯片电容器的工位的转盘传送装置;其中,上料装置、电性能检测装置、电性能不良品料盘、外观检测装置、合格品下料装置、外观不良料盘成圆形依次排列在转盘传送装置的外侧。该申请通过上料装置、电性能检测装置、电性能不良品料盘、外观检测装置、合格品下料装置、外观不良料盘,可以分别完成芯片电容器的上料、电性能测试、电性能不良品下料、外观检测、合格品下料、以及外观不良品下料,再通过转盘传送装置可实现芯片电容器在各个装置之间的传送,整个检测挑选过程均通过机械完成,有效的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缩短生产周期长、降低周转成本较高、缩小能耗、保证了检查标准的一致性。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通过在转盘传送装置上设置有若干个可调节的吸嘴来变换产品的工位并进行输料,转盘传送装置体积较大导致装置整体体积较大,占地面积较大,成本较高;2)通过设置具有不同检测焦距的CCD相机组件来进行检测,检测过程中只可检测产品侧面和顶面的外观,无法对产品的厚度、曲面度等进行检测,无法对产品进行全面检测,具有局限性;3)虽然设置有外观不良料盘,但是无法对外观不良品根据具体的缺陷进行分类回收,若需对不良品进行分类还需人工进行,人力成本较大,工作效率较低;4)检测时只可对单个产品进行依次检测,无法同时检测多个产品,工作效率较低。
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实现多个产品在移载过程中进行全方位检测的多面检测设备,以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能够根据NG料的具体缺陷进行分类回收,工作效率较高,应用范围较广,显然具有实际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面检测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面检测设备,包括机箱、第一搬运模组、第二搬运模组、检测装置、移载模组、分料盒和控制系统;
所述第一搬运模组包括第一横向移动装置、设置在第一横向移动装置上的第一纵向移动装置和设置在第一纵向移动装置上的第一吸料装置,所述第一吸料装置内设置有若干个旋转吸头;
所述第二搬运模组包括第二横向移动装置、设置在第二横向移动装置上的第二纵向移动装置和设置在第二纵向移动装置上的第二吸料装置,所述第二吸料装置内设置有若干个吸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鼎纳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鼎纳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03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