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轮机进汽调节阀的顺序阀直接配汽方法、装置和汽轮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44216.9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27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生;李浩;王文营;唐广通;李泽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17/10 | 分类号: | F01D17/1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付晓娣 |
地址: | 0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轮机 调节 顺序 直接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汽轮机进汽调节阀的顺序阀直接配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试验数据,并根据试验数据建立流量指令与调节阀开度的对应关系、流量指令与调节级后压力的对应关系、调节阀开度与调节阀临界压比的对应关系以及调节阀开度与调节阀临界流量系数的对应关系;
根据预设相对压损值、进汽调节阀的开度增加速率限值以及流量指令与调节阀开度的对应关系,确定各个进汽调节阀中任意相邻的第一进汽调节阀和第二进汽调节阀的重叠度区间,以及与重叠度区间相对应的流量指令区间;所述第一进汽调节阀的开启次序在所述第二进汽调节阀之前;
根据流量指令与调节级后压力的对应关系、调节阀开度与调节阀临界压比的对应关系以及调节阀开度与调节阀临界流量系数的对应关系,确定流量指令区间中各流量指令对应的开启第一进汽调节阀和第二进汽调节阀的开度;
其中,所述根据试验数据建立流量指令与调节阀开度的对应关系,包括:
根据在各个进汽调节阀开度状态下计算得到的实际相对流量,生成所述流量指令与所述调节阀开度的曲线,并根据所述流量指令与所述调节阀开度的曲线,建立所述流量指令与调节阀开度的对应关系;
所述根据预设相对压损值、进汽调节阀的开度增加速率限值以及流量指令与调节阀开度的对应关系,确定各个进汽调节阀中任意相邻的第一进汽调节阀和第二进汽调节阀的重叠度区间,以及与所述重叠度区间相对应的流量指令区间,包括:
获取预设流量特性试验中的相对压损值;所述预设流量特性试验为在汽轮机顺序阀工作状态去除进汽调节阀重叠度的条件下进行的流量特性试验;
当所述流量指令增加单位数值时,若所述第一进汽调节阀的开度增加速率超过所述开度增加速率限值,并且在所述流量指令增加单位数值之前所述相对压损值小于所述预设相对压损值,则将增加单位数值前的所述流量指令对应的第一进汽调节阀开度确定为所述重叠度区间的重叠度起始位置,将增加单位数值前的所述流量指令确定为所述流量指令区间的起始流量指令;
根据所述重叠度起始位置、所述起始流量指令以及所述开度增加速率限值之间的第一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流量指令区间的终止流量指令;
将所述流量指令与所述调节阀开度的对应关系中与所述终止流量指令对应的第二进汽调节阀开度确定为所述重叠度区间的重叠度终止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进汽调节阀的顺序阀直接配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数据为预设流量特性试验中各个进汽调节阀在多个开度下的试验数据,所述试验数据至少包括流量指令、负荷、主蒸汽压力、主蒸汽温度、调节级后压力、调节级后温度以及各个进汽调节阀的开度;
所述获取试验数据,包括:
退出机组运行协调控制,退出一次调频及汽轮机遥控功能,以及去除汽轮机顺序阀工作状态下的进汽调节阀的重叠度;
在机组额定负荷、额定主蒸汽温度的条件下,调节汽轮机主蒸汽压力,以使各所述进汽调节阀全开,并记录此时主蒸汽压力,并保持所述主蒸汽压力在后续试验过程中不变;
在降低汽轮机总流量指令的过程中,逐渐关闭各个所述进汽调节阀,直至最后两只所述进汽调节阀的开度调整至预设开度;
记录各个所述进汽调节阀在不同开度下处于稳定状态的负荷、主蒸汽压力、调节级后压力、调节级后温度以及各个所述进汽调节阀的开度;
根据预设流量公式,计算各个所述进汽调节阀在不同开度下处于稳定状态的实际相对流量,并将所述实际相对流量确定为所述流量指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轮机进汽调节阀的顺序阀直接配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流量公式为:
其中,p2、v2、pms分别为调节级后压力、调节级后比容及主蒸汽压力,带下角标“0”的参数为额定负荷状态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421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