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部去耦的集成电路封装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45629.9 | 申请日: | 202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5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冷香亿 | 申请(专利权)人: | 冷香亿 |
主分类号: | H05K3/34 | 分类号: | H05K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部 集成电路 封装 | ||
1.一种内部去耦的集成电路封装,其结构包括机体(1)、夹持器(2)、支撑台(3),所述夹持器(2)安装在机体(1)正面顶部位置,所述支撑台(3)设置在夹持器(2)正下方,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台(3)包括台体(31)、支撑板(32)、伸缩杆(33)、支撑块(34)、收集机构(35),所述支撑板(32)底面中部固定在台体(31)顶部表面位置,所述伸缩杆(33)底端安装在台体(31)顶端的凹槽底部,所述伸缩杆(33)底端贯穿支撑板(32)中部上下表面与伸缩杆(33)顶端活动配合,所述收集机构(35)套在支撑块(34)中下位置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部去耦的集成电路封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机构(35)包括套环(351)、活动腔(352)、推杆(353)、接触板(354),所述活动腔(352)由外往内凹陷在套环(351)内侧表面,所述推杆(353)外端固定在活动腔(352)内壁,所述接触板(354)外侧表面与推杆(353)内端活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部去耦的集成电路封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板(354)包括收集块(54a)、支撑条(54b)、框架(54c)、内腔(54d)、支杆(54e)、清除环(54f),所述支撑条(54b)底端固定在收集块(54a)靠近左右两侧的顶部凹槽内底部,所述框架(54c)底面与支撑条(54b)顶端相连接,所述内腔(54d)由左往右开设在框架(54c)中上位置的左侧表面和内底部中心位置,所述支杆(54e)顶端安装在内腔(54d)靠近左侧的顶部内壁,所述清除环(54f)与支杆(54e)底端铰链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部去耦的集成电路封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清除环(54f)包括支撑环(f1)、粉碎板(f2)、侧槽(f3)、推条(f4)、清除板(f5),所述粉碎板(f2)内侧表面与支撑环(f1)外壁连为一体,所述侧槽(f3)凹陷在支撑环(f1)外壁,且夹在粉碎板(f2)之间,所述推条(f4)内端与侧槽(f3)内壁相连接,所述清除板(f5)与推条(f4)外端活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部去耦的集成电路封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清除板(f5)包括板体(f51)、排气孔(f52)、推块(f53),所述排气孔(f52)贯穿板体(f51)上下表面,所述推块(f53)分别位于排气孔(f52)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部去耦的集成电路封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54d)包括套管(d1)、引流板(d2)、限位条(d3),所述引流板(d2)顶端与套管(d1)中上位置的内壁铰链连接,所述限位条(d3)顶端固定在引流板(d2)底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部去耦的集成电路封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板(d2)包括支板(d21)、伸缩条(d22)、拉球(d23),所述伸缩条(d22)顶端安装在支板(d21)底端表面位置,所述拉球(d23)顶部与伸缩条(d22)底端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内部去耦的集成电路封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球(d23)包括球体(23a)、磁块(23b)、内槽(23c)、跳动球(23d),所述磁块(23b)嵌套在球体(23a)左侧表面及内部之间,所述内槽(23c)开设在球体(23a)靠近右侧的内部,所述跳动球(23d)设置在内槽(23c)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冷香亿,未经冷香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562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